空中芭蕾!G107线首座跨京广铁路转体桥顺利完成转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8 16: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8 16: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7日上午10点50分,由武汉武铁项目管理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十局负责承建的G107线绕信阳市区段XYSG-2标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桥,历时80分钟、顺时针旋转66度在空中实现精准对接,为G107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G107线作为河南省重点工程,是信阳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保证工程,本次转体施工的G107线立交桥大桥与京广铁路交叉,采用(70+70)m预应力混凝土转体T构,转体桥全长140m、总重量18000吨,单箱四室截面,其中转体T构长度为(65+65)m,边跨现浇段长度为5m。桥标准断面25.2m,桥轴线与京广铁路交叉角度为66度,交点处铁路里程K999+267.673。

“巨无霸”转体的背后,全是精细活儿。据项目经理何玉文介绍,转体施工以球铰为支撑,通过智能主控台操控连续千斤顶使梁体转动。在前期多方论证优化专项施工方案、精准测量和计算转体相关参数的基础上,选用一套两台液压同步自动连续牵引系统,通过智能主控台实时观测转体系统受力状态,并根据转盘上的刻度、编号计算转动数据,确保转体施工进度可控、外观精度准确、安全系数达标,实现“转得顺、转得稳、转得准”。

10点50分,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桥施工现场的主控台开始忙碌起来,两台连续千斤顶缓缓牵引支撑在大桥底部的球铰,转体桥开始以稳定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历经80分钟,在旋转66度之后,这个呈T字形的庞然大物在京广铁路上空精准就位。

本次转体桥位于信阳市浉河区京广铁路附近,京广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车次最多、运输最为繁忙的铁路。紧邻繁忙的铁路干线,列车行车密度大,天窗作业时间有限。同时,梁体现浇支架距离铁路下行线接触网仅20.95米,ST3#墩边直段现浇梁支架距京广铁路上行线接触网仅7.88m,作业场地狭小,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极为复杂。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保障铁路运营及施工安全,项目对施工的关键工序、数据及临近既有线大型机械使用进行重点监控,全力确保转体安全和质量。在转体施工实施前,项目管理团队反复论证施工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对全体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并预先进行试转体。在转体桥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团队使用徕卡 VivaTS16 自动全站仪系统对桥梁转角及姿态进行实施监控,通过“全程可视化、控制智能化”提前分析告警,保障天窗点施工安全可控。

据悉,G107线是河南省、信阳市重要的南北向干线公路。G107线绕信阳市区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起于信阳平桥区明港镇南查山路口处,北接现有G107线,路线向南途经平桥区胡店乡、龙井乡、肖王乡、洋河镇、五里镇、五里店办事处、罗山县青山镇、朱堂乡后转向西南,经浉河区东双河镇杜河村到达项目终点柳林客运站接现有G107线。该工程建成通车后,将使G107线与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郑武高铁共同构成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通道,也将缓解信阳市区交通与过境交通干扰,扩大信阳城区辐射区域,拉大信阳市区框架,服务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带动大别山地区扶贫开发。(图片由尚柳毅、张志超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