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乡村“复兴少年宫” 点燃孩子多彩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6 10: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6 1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积极探索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等阵地,开辟面向未成年人的专属活动空间、服务阵地,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茌平路径。

整合资源,探索多元力量共建。在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过程中,茌平抓好融合共享资源、提升阵地功能,着力打造农村孩子成长的梦想乐园。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复兴少年宫”42处,其中由乡村学校少年宫提质升级“复兴少年宫”的16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26处。协调妇联、团区委、教体局等多部门优质资源,整合“4点半课堂”“社区家长学校”等,搭建乡村“复兴少年宫”校外活动阵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545次,受益学生1.7万人次。

突出亮点,打造少年成才之路。打造“一宫一品”品牌,结合实地情况,打造本地特色“复兴少年宫”。其中,胡屯镇联合校结合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的劳动体验教学深受孩子喜爱,其录制的“一宫一课·艺启逐梦”乡村“复兴少年宫”特色课程在文明聊城展播;冯官屯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利用现有的“家长学校”、“图书阅览室”等场地设施条件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紧紧围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内容,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打造“100分学堂”特色课程,开展“沉浸式”课外阅读,为辖区孩子打造“家门口的少年宫”。

凝聚力量,扩充志愿服务队伍。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全区11.9万名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整合2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资源,搭建人才库。动员本地各类文化、教育、体育、科技人才等人积极参与,包括“五老”志愿者、退休老教师、返乡高校学生等积极参与,为“复兴少年宫”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共有辅导员352人。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为乡村“复兴少年宫”注入“强心剂”,集聚本地各级有宣讲特长、文艺特长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充实乡村孩子们的活动。

丰富活动,满足基层儿童需求。党的二十大结束后,依托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学习二十大 童心向未来”活动,组织青少年通过红色经典诵读、手绘作画、剪纸培训、理论宣讲等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17次。暑期期间,组织开展“传承国学 诵读经典”、国粹“棋”乐无穷、“翰墨学堂”、“绘脸谱 传国粹”等传统文化特色课堂;组织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讲解如何规避溺水事故发生、如何自救互救等防溺水相关知识;组织开展趣味手工、劳动实践等课程,让孩子在玩乐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累计开展暑期活动128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