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丁角街的崔大妈这一段时间每天都和街坊邻居在门口唠嗑,街道的道路不再坑坑洼洼了,平整的沥青路一直修到了院子里,遇到下雨下雪也不再担心难走了,家里的窗户换成了新的,屋子的外墙也粉刷一新,大妈在聊天,大爷在打牌,热热闹闹。丁角街的大部分居民楼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何使老旧小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是开封市鼓楼区党委、政府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也是党委确立的民生工作重要任务。
强化保障机制,周研判促进度
为确保工作任务落实,鼓楼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副区长任副组长,组织部、督查局、发改委、住建、财政、民政、城管、教育、卫生、办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根据管理范围,对各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县级领导牵头成立了各办事处旧改专班,每周对旧改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居民群众的诉求进行研判,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全年工作责任目标,形成工作合力,夯实了工作基础。
完善制度建设,明奖惩提效率
指挥部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制定了《鼓楼区党建引领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例会制度》、《鼓楼区党建引领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考核办法》、《鼓楼区老旧小区改造督查制度》、《鼓楼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每月由督查专班对旧改工地不定时的进行督导巡查,下发双向交办单,对交办的单位进行奖惩,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坚持统筹结合,聚合力换新颜
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拆违工作相结合,下好“先手棋”。2022年旧改违建共拆除约440处共29983㎡。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相结合,练好“基本功”。完善社区党群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活动等便民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创文巩卫工作相结合,打好“组合拳”。充分把握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巩固全国卫生城市的契机,严格按照创文巩卫标准推进老旧小区面貌整体提升。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党建相结合,锻造“主心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推动“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的有机结合,发动党员业主亮明身份,率先垂范。注重挖掘和吸纳热心、肯奉献的党员进入业委会,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居民主动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格局。
“老旧小区改造”有速度更有温度
老旧小区改造之初,社区首先征求居民的诉求,发放调查问卷10万余份。针对居民提出的“社区休闲健身广场少”的诉求,五一社区组织了召开了“两委”班子成员及居民代表参加的议事会。经研究,决定在机械厂两栋家属楼之间建600多平方米的居民休闲健身广场。2020年8月,社区休闲健身广场投入使用后,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如今,每天清晨,年轻人在此跑步、健身;下午,老年人在此聊天打牌、晒太阳;傍晚,迎着落日的余晖,年轻的父母带小孩子在此蹒跚学步,少年儿童在此练习骑自行车、滑滑板,居民尽情地享受着休闲娱乐的美好时光。
近年来,涉及面极广、备受群众关注的鼓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鼓楼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重点推进,走出了以“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中心、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多元出资为保障、以菜单式全面系统优质改造为基础的鼓楼特色旧改之路。通过改造,昔日脏、乱、破的老旧小区变成了净、畅、美的幸福家园,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明显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一个个在岁月洗礼中褪色的老旧小区,通过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老旧小区改造的不断深入,深刻体现出了极具特色的“鼓楼速度”和“鼓楼温度”。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宜居幸福的鼓楼,正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逐渐绽放出更美丽的容颜。
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城市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今年以来,鼓楼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群众期盼,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和配套设施破损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多个老旧小区换上了“新装”。
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在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压路机、翻斗车往来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在楼房主体、管网设施、消防设施、小区道路、垃圾分类、公共照明等方面为小区整体“美容”。目前62个小区均已进入道路铺装工程,地面铺装软硬覆盖已达到70%。鼓楼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紧密结合,以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为着眼点,以工作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全面、系统、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城市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鼓楼区着力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具体问题,依靠街道、社区组织具有技术专长的小区居民参与工程监督,推动“民意验收”和专业相结合,努力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做实做好,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实行“人民设计师”模式
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葫芦岛兴城市广泛征求居民建议,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使老旧小区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各小区所属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联系住户,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旧改,从群众直接利益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群众说了算。
改造工程坚持问计于民、征集意见,共商共策明确改造方向,全面推广实行“人民设计师”模式,组织社区居民召开多次座谈会,征集居民改造意见,做到专业设计与人民设计相结合。以建立社区和业委会为主导的多元协商共治机制为核心,引进保障型物业为小区提供管理和服务,共同维护和巩固改造成果,提升小区环境管理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在老旧小区中生活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改造之后的住宅小区私搭乱建的小菜园子不见了,整体环境不但变美了,还创建了居民之间、党群之间沟通交流的空间,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不但使老旧小区变成了便利化、环境优美的现代社区,赋予老旧小区更多的功能,为小区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更有文化、有趣味、有品质。也让政府和百姓之间绘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下一步,鼓楼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社区创建为契机,用好“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组织联动和会商机制;成立“三红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项目临时党组织、红色物业党组织,片区、小区红色业主委员会,坚持在项目阵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设立“邻里议事组”,打造“邻里议事亭”,设置“邻里议事信箱”,试行物业“红黑榜”。 为了能够顺利推进该小区改造工作,提升小区居民的共同自治能力,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成立党管理小组。同时引进物业管理,形成“党建引领,居民参与,物业管理,社区监督”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严把施工质量。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将质量问题抓实抓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是坚持长效管理。推进物业公司洽谈,在物业管理片区上下功夫,推动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争取年内再引进2家物业公司;会同区督查、住建等部门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压实各方责任,高质量完成2022年旧改工作。
四是加快施工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扬尘管控、严把施工质量、强化工作措施研判施工中产生的问题,群众不同的诉求,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抓紧推进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