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汇 产业兴 乡村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30 17:3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30 17: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径山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怡人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包容性,这里给了我很多创业灵感和可能性。”这是径山书院联合创始人、余杭区青年农创客联盟副会长陈洁瑾在谈及她为什么选择径山进行创业时的回答。在径山,有一群青年创业者、文化坚守者,或因为兴趣、或因为责任,他们扎根径山,依托径山的区位交通、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发展优势,迸发出别样的创业火花,构筑起了径山镇的创业版图。

而径山书院正是人才扎根径山创业的一个缩影。有着千年发展史的书院,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成为藏书地,也为创办径山书院创造了天然的条件。径山书院在陈洁瑾及其团队的带领下,既传承了径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又颠覆了传统书院刻板无经营的模式,与径山文化、农业、旅游相结合,成为了集农文旅为一体的综合体,打造出极具个性的产业版图。此外,径山书院作为乡创人才式共富工坊,还联合周边茶园、果园、农场、民宿及农家乐近2000亩,帮助农户销售茶叶、水果、笋、玉米、大米等农副产品近800万元,带动周边民宿消化非周末存量客房10000余间,真正实现联农带农,共谋发展。

人才选择径山,径山也以最大的诚意为青创人才营造创业氛围、搭建创业平台、提供资源和政策支持。近年来,在径山镇党委的引领下,径山搭建了青创社区、共富基金、共富两院“三个平台”,从人才内部交流、资金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助力。

青创社区吸引了百余位人才加入,为青创人才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展示产品的平台。以月度例会、主题宣讲、团队活动等形式,促进人才在交流中碰撞出创业“金点子”,激发人才内生活力。为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径山镇引导径山商会成立“共富发展基金会”,目前已筹募近800万,用以扶持小微企业、青创客,助力人才将好点子转化为好项目。乡村共富学院和乡村共富研究院合称为共富两院,通过聘任省内专家、学者担任两院名誉院长,聘任12位专家学者担任“两院”特聘教授和专家,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有效提升创就业技能。

今年,径山镇围绕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策整合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推出了共同富裕25条政策。从农旅产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到茶产业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共富25条从各细分赛道为径山产业提升提供资金激励,鼓励人才为径山特色产业出谋划策,为产业发展汇集智慧。同时,共同富裕25条还涵盖了高层次人才额外优惠政策、人才创业支持政策、工匠奖励政策等具体政策,以最直接的形式吸引人才留在径山,建设径山,也为形成“人人争做人才”的氛围培养提供助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未来径山将持续以引才,留才,育才为中心工作,为径山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惜才,爱才为工作基调,创建“有才必有为”的干事创业环境,打造好网格-村社-镇三级人才服务矩阵,做到有困难必有协调,有意见必有反馈,有需求必有商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