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赛道”上,美国祭出新“武器”,中国如何继续领跑?

来源:中国日报
2022-11-29 22: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美国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表面来看是为了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则会扰乱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最终目的是限制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短期看,由于中国在该行业优势明显,美国仍难以摆脱对华依赖;但长期看,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多元合作,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

今年8月16日,美国立法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其中涉及税改、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与医疗等方面。该法案在能源与气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未来10年里,美国计划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本国清洁能源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是美国历史上在该领域最大的一笔资金投资。具体的投资项目包括以下方面:风电光伏的装备制造、消费者绿色能源消费及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税收减免。然而,法案中对这些投资项目有一些附加要求,以电动汽车为例,被补贴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在美国本土组装,并且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必须有一定比例来自美国或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

表面来看,《通胀削减法案》是为了刺激美国清洁能源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然而,该法案可能对全球新能源市场,以及中国的新能源行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水电、风电与光伏装机总量合计约10.3亿千瓦,居全球首位,约是美国的3倍。为了快速推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中国还制定了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030年达到12亿千瓦的目标,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在新能源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目前来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关键原材料等方面在全球均具有领先优势,即使美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短期内,《通胀削减法案》对中国新能源行业影响是有限。风电光伏在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渐从政府推动转向市场推动。美国想将新能源行业的产业链转向本土及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行业的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美国许多原材料与零部件均需要从中国进口。以锂电池为例,2021年中国锂电池总出口额为284.28亿美元,其中向美国出口的锂电池总额为49.75亿美元。另一方面,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转移需要承担不少成本与风险。中国在新能源行业领域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具备成本优势。美国难以在短期内找到在新能源产业链与中国有同等竞争优势的国家,因此无法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仍需从中国进口。

长期看,该法案意图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制造业回归本土,构建本国自身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提升美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弥补同中国的差距,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限制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该法案中存在一些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条款,可能会削减中国新能源行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与竞争力,导致一些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向其他地区迁移。未来,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类比于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制裁,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歧视与打压。

该法案扶持美国本土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排挤其他国家的新能源企业的做法,可能大大增加全球新能源行业的生产成本,破坏行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该法案已经引起欧洲与韩国等国家的不满。长期而言,该法案还可能会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新能源装备应该放在生产成本最低,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而该法案中的一些条款却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中国新能源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是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继续提升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水平,保持成本优势。未来,全球新能源行业的竞争会持续加大,中国与欧洲、美国等之间的博弈可能一直存在。为了避免未来中国新能源行业关键原材料与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政府需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继续扩大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与扶持,推动产学研合作,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突破,重视人才培养,保持行业竞争优势与领先地位。

二是中国新能源企业需要具备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全球新能源行业的竞争会逐渐激烈,竞争格局复杂多变。对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未来可能会面对来自各方的更多不利局面,需要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及时关注国内外相关产业政策动态,时刻掌握企业自身的业务状况,了解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提前规划预案与应对措施,避免因政策变化对企业业务造成的负面冲击。与此同时,积极主动调整业务模式,利用国内的政策红利,推动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构建多区域合作的发展格局,寻找更多元化的合作伙伴。中国的风电光伏与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中国的新能源企业避免将业务过多聚焦于一个市场,而应推动多地区合作,例如,拓展亚洲与“一带一路”地区的新能源市场规模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构建多区域合作关系,促进多地区合作共赢。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Act of attrition"

责编 | 宋平 王哲

编辑 | 张钊

 

【责任编辑:齐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