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创新工作室变成科技“前哨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24 10: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24 10: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在济南成功运行,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电磁撬设施里的关键核心部件定子线圈就是我们工作室攻关研发的,我们是国内唯一供应商!”11月3日,位于南阳市西峡县的河南瑞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发电气)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周廷贵无比激动地说道。

周廷贵(右后五)团队带领国外技术专家验收新产品

随着全国大范围推广风力发电特别是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广泛应用,瑞发电气瞄准配优做精,主动出击市场,下定决心制造出抗盐碱性强、耐腐蚀性强、适宜温差能力强的“三强”定子线圈,力争做到全国第一。2020年9月,周廷贵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廷贵和5名同事成了工作室的首批创新人员。

据工作室薛丹介绍,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公司管理模式研究提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最近正在攻克的上海电气发电机厂和中科院电工所直线电机异型线圈工作,是国家级重点项目。

创新的动力源于一线实践。2020年1月,高压电机是公司主导产品,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工作室成员们借鉴业内先进经验、融入企业元素、优化技术方案,使高压电机产品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由于技术领先市场,用户订单纷至沓来,月产量由原来不到150台骤增至400台,销售收入从不足1亿元上升到了2.5亿元。

新项目上马对重点岗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

用心让创新永不停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像这样的技术创新数不胜数。2021年12月,风电产品是瑞发电气的新产品,如何使其尽快实施并走向市场,“工匠们”再攻高地。

一次次与合作单位沟通建模图纸,通宵达旦工艺设计;一次次与技术人员披星戴月深入现场,反复推敲验证工艺。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工作室成员们拟定出几十套技术设计方案,酿造出一个个电机雏形。

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研发生产出3.0MW直驱风机并一次通过验收。直驱3.6MW风机也相继研发投产,填补了公司产品空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活力之源。作为以周廷贵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们,发扬工匠精神,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国内定子线圈等关键技术的科技“前哨站”。

智能机器人正在试制定子线圈新产品

近三年,工作室组织开展技术攻关3项,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培养技能人才200多人次;承担中国中车DD37/H02项目3D模块化定子线圈工作,制作水平国内领先,年产值1.5亿元;承担上海电气电机厂D8/D7/D6/V2项目,海上风电3D模块化定子线圈工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为国内唯一供应商,年产值1亿元。(图片由陈思远、王洪强、陶娣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