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新华网
2022-11-17 11: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截至10月末,两批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资本金。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今年6月,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8月,在第一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并增加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金融工具支持银行。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着力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缺口问题的同时,配套融资也在积极跟进。相关部门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今年新增的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目前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有效满足项目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从落地效果看,今年前10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连续6个月增速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3.1%,连续2个月加快。

报告称,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加快落地,将不断释放“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的综合效应。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配合督促项目开工建设和加强要素保障,加快其他资本金到位,推进金融工具加快资金支付使用,支持项目配套融资衔接跟进,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年内加速落地,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