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打造“社区就是我的家”文明实践品牌引领载物润“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17 15:0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17 15: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住上新楼房,还有个保洁员工作,时不时参加活动积分领个东西,现在供水问题也解决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啊。”11月15日,正在清洁小区路面的孙玉兰高兴地说到。今年75岁的孙玉兰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赵寨子镇前张村的脱贫户,在镇村帮扶下,她搬进了三寨小区94平方的新楼房,还通过保洁员公益岗位领取工资。

孙玉兰居住的三寨小区总投资1.2亿元,建设6.7万平方米安置楼,安置5个自然村。为解决一直以来困扰居民的生活用水时长断供问题,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赵寨子镇依托“社区是我家”文明实践品牌建设,融合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县水利党代表服务队、赵寨子镇党代表为民志愿服务队力量,在三寨小区“百姓议事堂”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广聚民意,找出问题根源,申请帮扶资金100万元解决供水问题。为促进项目落地见效,赵寨子镇坚持绩效目标导向,围绕工程管理、资金拨付等情况,实行运行监控,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当前,赵寨子镇三寨社区居民惠农供水工程共铺设供水管道4753米,已全面实现24小时供水,助推农村饮水安全用起来、好起来。

“俺小区现在党员带头干,群众积极参与,小区越来越文明、和谐。你看小区路灯是我资助安装的,监控是李振春安得,防水是杨爱霞做得,护栏是张士政安得,大家真是把社区当成自己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幸福感也越来越高。”在高唐县鱼邱湖街道鱼丘湖社区弘盛华庭小区的光荣榜前,居民张鲁军笑着介绍。

去年,在鱼丘湖社区党委领导下,弘盛华庭小区成立红色业委会,在“问题小区”的治理上,业委会成员上门入户、发倡议书,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小区建设,贡献力量,并与小区企业家、老党员座谈,列问题清单,制解决方案,小区居民共同资助31.8万元,均用于小区的各项提升、改造。在小区零星工程的维修、车位的划定、大门道闸的安装、路灯的安装、路面铁皮桩、水泥杆的清理、地面花砖的选购到硬化路面、新建大门......业委会成员精心组织安排,亲力亲为,真正解决了居民急难急盼,弘盛华庭小区成为了高唐县“红色物业”的典型代表。

高唐县持续打造“社区就是我的家”文明实践品牌引领载物润“心”。突出“融入社区、凝聚群众”,打造生活化、分众化、个性化文明实践阵地。城市社区依托“红旗驿站+红色物业”,打造家门口的名医名师“文明实践工作室”,构建基层“七必联”联系机制,开展“睦邻文化节”等社区活动,推动居民邻里守望相助、温馨和谐。农村社区探索建设“六个1”,即1个文明实践点、百姓议事堂、善行义举四德榜、村规民约、积分榜、爱心餐桌,真正实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