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趟不容易。这可咋办?”11月10日,市民李红梅到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政务服务中心认证社保资格,因玩不转智能手机作了难。正在大厅入口值班的“帮办代办”志愿者小安发现后。经其女儿同意填写了《唐河县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帮办’服务申请表》,通过“帮办代办”完成了她的社保资格认证,并教会其女儿如何足不出户便可完成认证。
唐河县政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主任李璐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实打实’的主动出击、‘一招鲜’的服务创新,真正改变了群众心中‘跨过门槛才办事’的观念,进一步把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听民意、懂民心、解民忧、接地气的服务阵地。”
在唐河县便民服务中心,一项项创新之举、务实之招,让群众和企业触摸到了政务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形象大使”提形象。唐河围绕打造政务服务党建品牌,在政务大厅设立“党员示范岗”,评出的“党员之星”统一佩戴党徽,以品牌化管理向社会“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亮服务”。同时,加强对窗口培训考核评比表彰。在开展全方位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每季度评出优秀的服务窗口和优秀首席代表,树立优秀典型,带动工作人员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让比学赶超优化服务成为新常态。
“一窗受理”谋便利。县里重点推进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实现了前台后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办事便利度。此外,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整合审批职能,按照“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的模式设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实施乡(街道)、村(社区)两级线上线下开展政务服务审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
“服务代理”暖人心。唐河以提升营商环境满意度为导向,制定了政务服务代办帮办工作机制,建立了“帮办代办”队伍,编制唐河县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为县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高、精、准”的审批服务,建立起与办事群众“规范、高效、便民”互动渠道,做到无感审批,有感服务,让企业“落地”更有温度。在“上门办”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政策解读、审批事前辅导,建立一项目一清单一方案,助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此外,在“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方面,唐河县探索出了好经验好做法。实施的“办理证照免费包邮,助力最多跑一次”服务,为企业和群众办理证照提供免费、优质、安全、便捷的快递服务,减少群众到现场申办、取件的次数,实现群众办理业务“不见面审批”和“零跑动”,广受群众好评。
“容缺受理”解民忧。唐河积极探索实施高频事项“容缺受理”,扎实推进“集中办理”和“应进必进”,着力开展“四减一造”,大力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推动各政务服务单位按规定取消、下放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切实让企业和群众用“零跑动”就可实现“一站式”办理好业务。在县级2106项政务服务事项中,累计“减环节”761个、“减材料”361项,梳理出12个相关单位66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容缺受理”;办理事项应进必进率已达到100%,县级即办件事项占比达85%,行政许可时限压缩占比95.15%,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100%,做到“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效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真正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次就办好。
前几天,王女士在县政服服务中心窗口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由于忘记带身份证,窗口人员询知其符合条件时,便主动为她提供“容缺受理”服务。在与王女士签订“容缺受理”承诺书后,指导填表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先予受理审核并直接办结。王女士对窗口的“容缺受理”制度连连称赞,“本以为得重新跑几趟,可没想到可以当场办完,真是太方便了。”像王女士一样因“容缺受理”制度获益的企业、群众不在少数,群众纷纷点赞。
实践证明,唐河县推出的高频事项“容缺受理”制度等便民举措,跑出了为民服务“加速度”,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提效率,着力培育和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了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左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