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鹤壁示范区22个“三个一批”项目快速推进,“签约一批”项目开工率、“开工一批”项目投产率、“投产一批”项目达效率保持全市前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区强力实施“八个一”组合拳,全力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打好组合拳聚力项目建设
为全速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实施了“八个一”组合拳。
绘好“一张图”:“甘特图”。针对全区重点推进项目,逐一研判分析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制订项目推进节点计划,并将每个项目重大节点整合为一张“甘特图”,明确项目重大节点完成时限,定期调度,有效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
点亮“一盏灯”:红黄绿灯。围绕项目甘特图”,明确专人每周开展现场督导服务,并利用示范区管委楼内的电子屏幕进行通报公示,正常推进亮“绿灯”、进展缓慢亮“黄灯”、严重滞后亮“红灯”,营造比学赶超、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推进的浓厚氛围。
挂好“一面旗”:红黑旗。针对项目建设重点事项,明确督查和考核评价标准,在“红黄绿灯”的基础上,用“红黑旗”在示范区管委楼内的电子屏幕进行公示,排在前三名的挂“红旗”、排在后三名的挂“黑旗”,激发全区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热情。
建好“一套账”:项目台账。围绕“三个一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将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投资数额、建设目标等信息统一梳理做成台账,作为项目建设施工的“账本”,每周“理账”“对账”,每月“交账”“算账”,以“台账”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加速。
用好“一班人”:工作专班。全面强化区级领导牵头分包,成立了15个重大项目推进服务工作专班,出台了《示范区重点项目推进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谋、招、引、落、推、服”全流程跟踪服务,项目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全面优化完善。
开好“一个会”:调度会。建立每周召开项目调度会议机制,示范区工管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各牵头县级干部逐一汇报项目推进情况,统筹协调项目建设中的各类困难,有效做好项目手续、融资贷款、人力物力等各项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使用“一大员”:服务管家。为全区34家重点企业和项目配备“五位一体”服务管家,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问题解决和要素保障,加大纾困帮扶力度,确保反映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全面增强企业和项目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亮出“一把剑”:督查考核剑。针对项目推进节点、重点服务事项,每月开展督导检查和服务保障,亮出“督查考核剑”,加强工作事项落地、落实、落细,形成各方参与、分工明确、统筹协调、合力攻坚的良好推进格局。
成效显现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项目建设持续加速。今年,示范区共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0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5亿元,1月至8月份,1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9%;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5个项目竣工,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围绕创建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区,打造了全市首家街道“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首创“智慧政务+社区”管理模式,实现“不打烊政务服务”街道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信用+阅读”新型信用服务方式,累计受惠群众超百人;加快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梳理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台账,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全天办、智能办、就近办、不见面办”,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者和项目建设者的满意度。同时,建立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工作力量下沉到一线,政府服务效能实现全面提升。
发展势能持续增强。示范区聚焦电子电器和信创产业,突出新型产业用地开发,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组建政府引领、企业参与的产业联盟,加强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产品互动,汇聚各方力量协同推动全区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同时,以主导产业图谱为抓手,建立项目招引台账,围绕耕德电子、垂天智造、天为集团等,先后签约落地鑫申新材料、梦之源智能显示终端、先导杆载设备等延链补链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220亿元,实现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突破,3C消费类电子产品基本形成生产、研发、检测产业生态,打造了上下游、左右岸耦合发展态势,全区产城融合发展势能进一步增强。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示范区将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活动等主要工作,坚定“15433”工作思路,牢树“项目为王”理念,持续优化完善“八个一”组合拳工作举措,全力加快公园城市建设,奋力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