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乡村振兴路 单县郭村镇以党建引领“农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10 14: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10 14: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单县郭村镇朱楼村下辖3个自然村,近年来,朱楼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理念,立足本村特色,围绕“党建+农业”积极探索致富路径,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朱楼村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党建+农业项目”,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朱楼村党支部整合村内土地资源,领办了“单县大美朱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统一发包的形式和农业大户开展合作,吸收194名农户入社,农民以土地进行入股,村集体以管理、机械等资本入股,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大户开展联合经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同时,朱楼村党支部依托“县委书记”工程专项资金建6个新式温室大棚,专门开展圣女果、西瓜、香瓜等经济作物;依托中央专项扶持资金购置了价值50万元的脱粒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等各类农机,整合村内黄白河南岸240亩零散土地开展粮食集约化种植,合作社收益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化解了黄白河南岸土地矛盾多,产量低,种植成本高的难题。

“党建+农村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朱楼村党支部明晰发展思路,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朱之文家乡”的地域名片,主动展示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乡村休闲体验观光农业,先后投资打造了“朱之文大舞台”和文化广场,建设了党史文化主题公园和休闲凉亭,流转村内闲置土地260亩,建设了一处头雁新农菜园,打造了一条集田园采摘、休闲垂钓、乡村观光等元素为一体旅游线路,带动游客下乡采摘时令果蔬、体验农耕文化,为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游客提供一处休闲观光胜地,村党支部主导采摘园和观光车等旅游产业经营的同时聘请第三方开展专业旅游服务,带动村内其他产业发展,村集体直接年收益达到20万元以上。

“党建+特色产业”,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

为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朱楼村创新发展思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切入点,一方面建立在外党员台账,先后回引本村在外优秀党员5人,落地食品厂,睫毛厂等4家企业,村党支部与各企业开展联合经营,打造“大美朱楼”这一特色本土产品名片,对村内芦笋,圣女果,坚果等特色产品进行宣传带货,年销售额达百万以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鼓励党员能人组织适龄劳动力进行自媒体直播、创意手作,电商运维等相关培训,重点打造掌握多项技能的新职业农民,组织培训1000余名村民,216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

下一步,朱楼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创新举措,围绕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特色产业链条,大力开展集体经济“双领双增”行动,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