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回乡记】冷朝刚: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以“走出青杠坝,发展青杠坝”的发展理念,2016年青杠坝村在临近的江口、芭蕉两村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及农产品加工原料等。青杠坝村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奋力打造富美乡村,让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二十大代表回乡记】冷朝刚: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2022-11-01 17: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砥砺初心担使命,满载收获再出发。党的二十大代表、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朝刚从北京回来后,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自己参加盛会的感悟,向身边党员群众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大家一起共谋青杠坝村的美好未来。

一场秋雨过后,在青杠坝村的油菜种植基地里,来自附近村寨的老百姓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趁着适宜天气大家分工明确,有序进行开沟、放苗、移栽,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基地另一边,冷朝刚正与塘头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交流油菜种植经验以及管护技巧,为来年油菜丰收打下基础。

“这几天下雨了,村里面组织我们来栽油菜,这是我们自己的产业。村里面给我们付报酬,年底还有分红,大家干起来热火朝天的。”塘头镇青杠坝村村民越干越有信心。

青杠坝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土壤贫瘠,水资源短缺,是其过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走出青杠坝,发展青杠坝”的发展理念,2016年青杠坝村在临近的江口、芭蕉两村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及农产品加工原料等。通过到邻近村承包土地经营,不仅解决了青杠坝村产业发展难题,也有效带动了周边村寨共同发展。

“我们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保障老百姓就业有收入。我们青杠坝村土地贫瘠严重性缺水,抵御旱灾能力比较脆弱。在这种情况之下,实行土地资源互补,来稳增收,让我们的产业对我们的加工企业提供可靠的原料。我们村到这别的村流转土地之后,也是解决其他几个村就业问题。”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朝刚说。

近年来,在传统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青杠坝村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2022年,村里新建成的抽纸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青杠坝村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再次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当地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增收致富新门路。在生产厂房里,村民黎芝军正熟练控制着生产设备,按照订单要求忙碌地进行抽纸生产。

“这几年家乡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冷支书的发展理念比较超前,村里的发展前途也很好。我以前在外面发展,现在也回来了,在照顾老人小孩的同时,而且工资待遇和我们在其他地方务工也不差不多,我也希望为家乡出一份力。”塘头镇青杠坝村村民黎芝军向记者介绍回乡发展的前景。

近年来,青杠坝村在冷朝刚的带领下,村里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村里先后发展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并修建大蒜加工厂、辣椒加工厂、抽纸厂、森林山庄和环山公路,借助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帮助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青杠坝村也成功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转移。

“党的二十大召开过后,我们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把青杠坝村原来的一产二产三产要上一个新台阶,要让这个产业附加值更高,总产值更大。我们将重新拟定出一个新的方案,通过我们的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让村级集体经济至少翻一倍以上。我们把壮大后的村集体经济,再去反馈给老百姓,让他们在原来的生活上更好,让他们在原来的收入上更多,让他们的获得感更充实,让每一家每一户过着和谐、幸福、小康、美满的生活。”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朝刚对未来的规划。

如今的青杠坝村,旧貌换新颜,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大村民安居乐业,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全面迸发。青杠坝村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奋力打造富美乡村,让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张国民 黎之义 肖月)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