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看镇江”走进镇江城管:多措并举“变废为宝”造福于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9-30 14: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9-30 14: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镇江市开展“网眼看镇江 争得新荣光”网络主题采风活动,来自中央、省市重点新闻媒体、主流网络平台、知名自媒体人、网红、网友等20余人走进镇江市城管局。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通过高科技手段,把动物粪污发酵成有机肥、把餐厨垃圾的油脂分离出来制造生物柴油;将有机废弃物分解,最终成为毛油、绿色有机肥和直接并入市政燃气管网的天然气,形成完整的有机质循环链……近年来,镇江市城管局积极探索,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多措并举,分类、收集、处置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将垃圾“变废为宝”造福于民。

从“分不清”到“分清楚”

走进镇江新区综合垃圾处理中心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内,共设有玻璃类、金属类、纸张类、塑料类四个收集区,建有一座有害垃圾暂存库,用于存放各生活小区收集来的有害垃圾。

工人们忙着用变频输送分拣平台和60吨液压打包机,对可回收物进行二次分拣和压缩打包,再送到回收企业进行再加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镇江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吴海平介绍,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镇江全市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000吨, 近年来,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的顶层设计,逐步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建立起市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据了解,该局牵头编制了《镇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镇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标准(试行)》、《镇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要点》等,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工作标准。

法治保障上,去年5月,《镇江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正式发布,共列举100多种物品,对各类垃圾进行了细分,涵盖大部分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便于市民直观掌握,用以指导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车站广场及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管理创新上,开发完成“镇江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实时反映各地工作进展与成效,为全市推进垃圾分类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

从“垃圾围城”到“日产日清”

2019年12月28日,位于丹阳市丹北镇的光大环保能源(丹阳)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正式点火生产。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极大缓解了全市垃圾处理难题。截至当年2月底,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除处理日常生活垃圾外,丹徒区和扬中市共13203吨的积存垃圾全部焚烧处理完毕,彻底解决了“垃圾围城”困扰。

走进江苏泓润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镇江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全市260余吨餐厨垃圾、废油脂和生活污泥通过特制专用运输车运送到这里,中心采用“餐厨源头预处理+三相提油+污泥热水解+污泥、餐厨废弃物协同厌氧消化+沼渣深度脱水太阳能干化+沼气净化提纯制天然气”工艺,做到经得起看(花园式环境),经得起闻(没有异味),经得起听(没有噪音),经得起测(严格检测达标排放)。

经过多个环节,利用微生物原理将有机废弃物分解,整个过程达到近乎零排放。据悉,该公司可年产约1600吨毛油、5800吨有机肥、290万立方米沼气。

据了解,目前,镇江市的公共机构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居民小区1085个,占全市居民小区总数的99%;建成“四分类”小区115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310个。

吴海平介绍,全市共建有镇江光大、丹阳光大和句容绿色动力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3150吨,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置、建筑垃圾等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目前,全市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530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日处置能力4800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