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美食成为特色产业 山西浑源举办首届“恒山黄芪”烹饪大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9-29 17: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9-29 17: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8日,首届浑源“恒山黄芪”烹饪大赛在黄芪文化园成功举行。在侯玉瑞、马志和、胡桃生、唐习鹏、郝振江、王卫等烹饪大师的见证下,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名师大厨齐聚一堂,将各自特色菜品与恒山黄芪相结合,进行同台竞技,展示地道黄芪的美食本色。

本次大赛由大同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中共浑源县委、浑源县人民政府主办,浑源县农业农村局、一亩田承办,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北京烹饪协会、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等机构提供专业支持。活动以“千年恒山古寺·道地黄芪味香”为主题,致力于全面展现浑源县独特的旅游及农业产业优势,创新千年黄芪产业在乡村振兴时代的发展模式,以全新赛事、美食引领的方式探索黄芪产业升级发展的新思路。

最终经过4个多小时的比拼,裁判团根据作品的食材、风味特色、作品呈现、口味质感、创新理念等进行综合评判,“黄芪烧三鲜”、“恒山黄芪鱼羊蒸”、“黄芪蒸酥鸡”等7道菜品脱颖而出,获得组委会“特金奖”殊荣。

黄芪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可以作为食材与其他食物搭配烹饪,不仅能增加风味和营养,更具有食疗保健的作用,而恒山黄芪更是以独特的恒山背阴侧自然生长环境优势,被誉为“正北芪”。本次烹饪大赛也将进一步增进消费者对恒山黄芪的了解和接受度,将恒山黄芪作为优质食材加以应用,增加黄芪的消费场景和市场,成功塑造恒山黄芪健康、营养的新食材定位。

浑源县委常委、副县长胡鹏出席活动并表示:“本次烹饪大赛,是一次探索和尝试,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挖掘恒山黄芪的食药同源价值,开发出更多的黄芪菜品,通过餐饮文化的交流,唱响‘浑源好吃’的时代新旋律,让恒山黄芪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动能。”

目前,浑源全县黄芪面积已达到28万亩,有1500年的种植历史,“中国黄芪之乡”美誉实至名归。恒山黄芪品质高贵,世之稀有,拥有“国家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国家GAP种植基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芪GMP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众多名片。黄芪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具有健脾补中,益卫固表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素有“十药八芪”的之称,在中药体系里具有重要地位。

发挥道地药材特色,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本次活动,一亩田联合北京烹饪协会力邀6位中国顶级烹饪大师进行黄芪创新菜品研发,如郝振江大师呈现的“黄芪巢蜜焗虎虾”、胡桃生大师的“黄芪炖鸭”、侯玉瑞大师带来的“翠粒芪茸虾球”,诸多创新菜品均将黄芪特色与现代美食充分融合。

活动现场,6位大师还获颁恒山黄芪推广大使证书,同时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向浑源县进行了大师黄芪菜谱的无偿捐赠,助力浑源打造黄芪美食大师宴。同时,所有参赛者的作品也将整理成册,制作成“恒山黄芪美食指南”,为恒山黄芪美食产业发展之路提供专业支持。

作为活动的承办方,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一亩田集团副总裁彭南峰表示:“全力融合社会资源,发挥数字平台及联盟产业优势,为恒山黄芪等更多知名区域特色品牌发展赋能,是联盟及以一亩田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能通过本次烹饪大赛能为恒山黄芪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加速度,实现品牌叫响、产量提升、百姓增收的目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