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县:多面布局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22 19: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0日,“乡村振兴看河南”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素有“帝舜故里、华夏龙都”之称的濮阳县,放眼四望,一批批乡村特色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发展壮大,产业富、乡村美、农民富,一幅幅中原大地特有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铺展开来。

乡贤回归 赋能经济发展

集葡樱生态园、乡贤回归创业园、乡贤创业孵化园“三园”为一体的五星生态产业园是五星乡按照濮阳县委、县政府要求,积极招引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倾力打造出的全市第一个“迎乡贤、归故乡、共奋斗、建家乡”的乡贤创业联盟。

该园区培育种植阳光玫瑰、妮娜美人、水果玉米、蟠桃等多种特色农产品。秉承培育乡贤、激发活力、强强联合、抱团创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理念,形成了“乡贤+项目+创业指导+龙头企业”的示范性创业孵化平台,同时聘任“80 后海归”乡贤赵德平为讲师,依托其阳光玫瑰栽培管理技术,免费为乡域内村干部和有创业意愿的在外乡贤提供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间套、立面套种等多项课程。截止目前,园区每亩收益5-8 万元,年收益达 3800 余万元。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就业 60 余户,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其中蔬果计件日工资高达600元。开讲20余次,培训乡贤学员80余人。

“只有你回到家乡重新扎根的那一刻,家乡才又成为你具有真正意义的家乡。”这是濮阳县海通乡东森产业园创始人李曙昌回忆起返乡创业的心路历程时说的一句话。

濮阳县海通乡东森产业园是集产业帮扶、电商孵化、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帮扶基地,主要研发加工湿巾、纸品、洗衣液、洗发水等日化用品。自2018年6月创办以来,带动了周边群众300余人就业,陆续在园区务工的短期工、小时工惠及附近600多个家庭。

李曙昌表示,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继续完善日化品与疫情防控产业链的同时,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力度,培养2000名农村电商人才,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及物流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电商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 造就乡村蝶变

季夏八月,走进阴凉舒适的濮阳县胡状镇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菌菇温室生产车间,一排排一颗颗肥嫩的杏鲍菇从菌包里偷偷冒出来,竞相成长,姿态各异,引得围观者啧啧称赞。

胡状镇镇长姜英辉介绍:“胡状镇引进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来,龙头作用发挥较好,社会集聚效应明显,菌菇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国外内具有十分强大的活力和无限潜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疫情封控期间群众生活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胡状镇农业产业化方面的王牌企业。”

天耕农业成立于2017年5月,位于胡状镇政府驻地西南2000米,106国道西侧,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现有员工380余人。通过“企业+脱贫户”“企业+村集体经济”等5种模式直接带动398户增收,带动周边39个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玉米芯、秸秆收购等措施间接带动2600余户农户增收。该项目不仅带动全镇贫困户稳定脱贫,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效,更为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