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就这样在顾彬心中发芽。他开始学习古代汉语,“因为我想了解李白、了解唐朝”。在旁人看来,他的选择很另类,“周围人觉得我疯了,将来没饭吃”。
后来,顾彬遇见了他的导师、上世纪40年代曾在中国生活过数年的德国汉学家霍福民。“他改变了我的生活。他在课上讲李白、苏东坡、元曲、鲁迅……1973年,我跟他读完了博士,博士论文写的是杜牧的抒情诗。”
对自己1974年第一次去中国,顾彬记忆犹新。“在那之前,我的中国是书上的。到了北京,我也找到了书上的中国。在哪里呢?香山附近的卧佛寺。”“有很多很美的树,还能去后面的樱桃沟……除了一个小卖部,可以买到啤酒和饼干,基本上没人,都是空的,太舒服了……”
“那是中国美学的味道。”顾彬动情回忆道。
这一次,当他回应记者提问“中文里有什么词让您想起来形容中国”时,他沉吟数秒后流利地回答:“从美学来看,是空,好的意思。虚,也是好的意思。从哲学来看,是和,和谐的和,或是让,谦让的让。”
(张毅荣 黄燕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