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临港新发展丨从“作坊小厂”到“行业黑马”,看赛威医疗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8-17 09:16
2022-08-17 09: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威海市临港区,有这样一家企业,规模不大,人员不多,但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规上企业,产品远销海外42个国家,它就是威海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而赛威医疗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它的制胜法宝,那就是“精细”。

据了解,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厂房面积只有1800多平方米。这样一个小微企业如何能与国际上的大企业抗衡,赛威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将产品做精细。

在赛威医疗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各条生产线都开足马力不间断生产。

作为公司的代表性产品——真空采血管,为了缩小血液提取量的误差,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对原有采血管做了数十次改动,每一次改动都伴随着数千只样本的破坏性实验。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将误差缩小到5%,相对国际上所要求的10%的误差,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不仅仅在真空采血管上将品质做精,威海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产品都秉承着精细再精细的原则,以德国品质为基准,要求产品的质量只高不低。

不仅如此,赛威还把“精细”理念延伸产品创新上,贯穿到研发、生产的每一个流程中。

这两天,由赛威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PET红细胞血沉管走下生产线。“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全球第三家可生产该材质红细胞血沉管的企业,且同质量产品的价格比其他两家低约40%。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客户跟我们洽谈合作。”姜全国告诉记者,血沉管是临床检测的必备产品,分为玻璃和PET材质。其中,PET材质因其具备完全消毒无菌、较高的抗感染性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成为临床检测的首选。但受制于生产工艺,以前国内只能依赖进口。

特别是2020年初,受市场影响,PET血沉管需求量暴涨,采购成本翻了N番,让国内不少对检测精度有特殊要求的医疗机构压力倍增。面对这一情况,赛威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理念,决定着手研发PET血沉管。

但起步并不顺利,“PET材质在垂直度上,对技术要求极为苛刻。”姜全国回忆说,配比该材料数值不好掌控,长度超过100毫米时就难以保持良好的垂直度,而垂直度是保证临床检测精度的关键。

在了解模具的制作情况后,赛威开始了大胆的尝试:改变固有的中、上、下同样粗细的模具形状,以10毫米为单位,调整模具上下粗细,使其变为T型设计。

伴随着数千只样本的破坏性实验,四个月后,赛威终于找到了“最优值”——当上端达到40毫米、下端90毫米时,PET材质长度达到130毫米的垂直度依旧保持良好。

作为一项“卡脖子”技术,赛威仅用4个月便将其攻克,这样的“效率”也让赛威瞬间成为行业焦点,顺利拿下2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全球收获了42个合作伙伴。

赛威医疗秉承着产品做精细,研发要求精的理念,先后研发30余种产品打破国际垄断,销售额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逐步实现从“作坊小厂”到“行业黑马”的华丽转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