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博爱县:“扫黄打非”工作再添殊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11 11:4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1 11: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从焦作市委宣传部传来喜讯,博爱县清化镇街道、新华书店、青天河景区、寨豁乡江岭村四家单位被授予焦作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示范站点。

近年来,博爱县始终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扫黄打非”行动部署要求,以净化出版物市场、取缔淫秽色情出版物、保护知识产权为工作主线,以查缴非法出版物和清除网上有害信息为首要任务,加强日常监管,扎实有效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和专项行动,净化了全县文化市场环境,弘扬新风正气。

该县清化镇街道高规格打造街道“扫黄打非”办公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图书室融为一体,按照“八有一落实”建设标准进行打造;通过举办文艺汇演、法治宣传、戒毒宣传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利用清风长廊宣传扫黄打非相关政策。同时,还联合执法大队、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学校开展市场巡查、护苗行动、图书正版阅读活动等工作。

该县新华书店依托博爱书城对外窗口,制作“扫黄打非、拒绝盗版”系列标识,开展了“豫”见最美读书人——书香博爱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走进新华书店,远离非法出版”实践活动、“红色经典”诵读等各类活动,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

青天河景区坚持繁荣与净化并重,确定以农家乐、宾馆以及景区商户可疑领域为“扫黄打非”工作重点整治区域,坚持不间断巡查。把扫除有黄色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等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重点监控。确定7个“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同时,聘请7名 “扫黄打非”工作义务监督员,长期不间断进行监督,使各类违法违规案件、事故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制作“扫黄打非”宣传彩页,发放到饭店、小卖部、农家乐、宾馆和基层示范点,让基层群众直接了解“扫黄打非”工作职责。

寨豁乡江岭村把“扫黄打非”作为“文化铸村”的重要抓手,规范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对全村进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扫黄打非”全覆盖,同时组建“扫黄打非”志愿者督查队,助力“扫黄打非”工作再深化;构建“扫黄打非”“四个平台+综治网格”工作系统。村网格员每月都会对网格内重点场所、偏僻地区不定时进行巡查,对网格内闲置房屋定期进行摸排,确保网格内无非法书籍用品、无非法书籍加工场所,并将相应情况通过“一联三制网格群”进行通报,便于乡“扫黄打非”办公室了解村内“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情况;“联动宣传+刚柔并济”,通过村委会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开展一次“扫黄打非”宣传讲座,并发放宣传资料。通过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举办“绿书签活动”,向学生宣传盗版书籍的害处,并发放200余份绿书签、倡议书等宣传资料。通过网格员与志愿者服务,建强队伍、完善机制、广做公益,在推动“扫黄打非”工作上有新突破,让行业经营在阳光下监管,拓宽监管渠道,延伸执法触角。

今年以来,为加强全县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博爱县重新调整有关人员,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冉为组长的博爱县“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各有关单位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基层宣传普及“扫黄打非”相关知识,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目前,博爱县正积极创建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示范站点,力争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