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走进开封市通许县竖岗镇前刘庄村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张玉申家,老人正在喂羊,见到帮扶人的到来,老人显得非常高兴,熟络的拉起帮扶人孙金光的手来到了羊圈前,“金光,快来看看这只波尔山羊又怀了一窝,再有三个月就能下崽了,看肚子这一窝估计还能产四只羊羔,还有那两只也怀了崽,有这十多只羊,我的生活再也不发愁了。”
据了解,张玉申因为结肠癌住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配偶三级残疾,儿子不得不辞工在家照顾病榻上的老人,家里断了经济来源,通过防止返贫监测排查,该户被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
精兵打硬仗,一锤接着一锤敲。作为帮扶人,如何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守住防止返贫这条底线,需要一点一滴的务实努力、一户一策的精准施策。
综合保障、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办理低保,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是一项最直接有效的帮扶措施,通过与民政部门对接,先后为张玉申和其配偶申请办理了农村低保,并为其配偶申请了残疾人困难补贴,有效减少了家庭的刚性支出,经过治疗张玉申的病情得到控制,已经能像患病前一样进行简单的劳作。
稳岗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了解到其儿子想继续外出务工,学习一门技术是打工者必不可少的傍身技能,通过镇劳动保障所与县人社局开展的实用技术培训,其子张渊渊学会了电工技术并办理了电工证,目前在郑州市中原区某公司从事电工和网络安装工作,月工资5000多元。有力度、有温度的工作,才能让群众务工有门路,“饭碗”端得稳。
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自主发展才是硬道理。身体恢复后,张玉申便有了养羊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购买种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扶人与镇乡村振兴办、通许县农村商业银行联系,落实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上门对该户进行授信并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买来了6只种羊发展养殖、买了种子和化肥用于发展种植。通过一系列的帮扶,因突发严重困难带来的风险得以消除,张玉申老人也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
竖岗镇在防止返贫监测工作上,始终用心帮扶,办成一件件民生实事,把党的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满面笑容的“幸福指数”,用奋斗续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