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正当时奋进新征程 中建安装国际公司徐辉创新工作室以创新驱动促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7-25 16: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7-25 16: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引导技术技能人才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大胆突破、解决难题,中建安装国际公司工会积极搭建创新交流平台,成立徐辉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由金陵中环项目经理徐辉和19名项目技术能手组成,成员平均年龄仅33岁,是一支年轻且富有战斗力、创造力和开拓力的团队。

徐辉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解决项目生产难题、优化项目成本”为首要目标,坚持“有组织机构、有创新团队、有文化指引、有创新成果”为原则,凝聚项目全员智慧,大胆创新,为推动金陵中环项目优质履约作出了积极贡献。

先进典型引领,凝聚发展力量

为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由江苏省安装行业“五星建造师”、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徐辉担任。徐辉曾参建的南京牛首山、昆山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大楼、常州传媒中心等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主编和参编的科技及工法创新成果累计10余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统筹协调能力。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徐辉充分发挥专家领头雁作用,以点带面,把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发挥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协助工作室成员完成科技论文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工作室注重人才培养,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台铺路。通过“请进来”专业培训,与工程研究院进行深入合作,利用BIM协同平台,全员参与BIM深化工作进行岗位练兵,推广先进创新理念和创新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研学氛围。

同时,通过项目技术交流会、设计工程师每周一讲等培训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员工头脑风暴,以“传帮带”“师带徒”的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促使项目BIM管线优化效益率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创新工作室集聚人才、集智创新、传承技能的作用。

加强技术应用,强化科技赋能

截至目前,工作室累计完成专利10项,发表科技论文1篇,获得江苏省建设工程BIM应用大赛三类成果和中国建筑第四届创新创效大赛优秀奖。其中《一种管道非标准对口装置》《一种管道限滚装置》《一种新型多管道上管平台》3项成果已实现运用,累计效益达50余万元。

徐辉创新工作室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公司的智囊团、项目的攻关队、岗位的创新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图片由袁晨晖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