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淇滨区:“乡村运营官”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7-25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河口村格外热闹,传统石头房改造的民宿项目顺利完工,不日将开业迎客。欢庆的人群中,该村的“乡村运营官”李庆刚在默默盘算着:一年能增加多少村集体收入?相应的配套服务又能安排多少村民就业?

河口村旅游资源丰富,因交通闭塞、耕地少,该村曾一度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市、区等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大人员物资政策倾斜,该村实现了从落后山村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的蝶变。“乡村运营官”就是该村创新发展模式之一。

修步道、建民宿,闭塞山村实现美丽嬗变

“‘乡村运营官’是懂乡村、会经营、为乡村的人才,主要解决乡村‘三资’运营、闲置资源、村民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没有行业、岗位等限制,只要热爱乡村建设都可以加入。”淇滨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耀国说。

驻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李庆刚加入了“乡村运营官”队伍,他怀着一腔热情来到了河口村。

脚下接地气,脑中有想法。李庆刚和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一起,立足河口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安路灯、规划停车场、建造景观亭、铺设石板路、修建沿淇景观步道、实施亮化工程……老景点换新颜,游客来了能玩水、能划船、能爬山、能食宿,还能欣赏美丽夜景。

村庄美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以前村里的农家乐饭店只有两三家,现在已经有10多家。

游客越来越多,对配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谋划了乡村旅游一期、二期项目,开设旅馆、新增饭店、修建游泳池。同时,修缮旧院落,建成独具乡村特色的民宿。”李庆刚说。

采访时记者看到,村子里的酒吧小院、古宅三合院、楼梯拱门小院等,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石头房子,融合现代时尚元素,掩映在绿水青山中,仿佛一幅美丽画卷。

220名“乡村运营官”持证上岗,持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目前,淇滨区像李庆刚这样的“乡村运营官”有220名。他们通过参加培训,在不同村落持证上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带动群众为乡村振兴发力。

上峪乡鹿厂村“乡村运营官”付建楼,带动群众成立锦鹿农民合作社,成功注册商标“鹿厂”;上峪乡桑园村“乡村运营官”刘根良,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脱贫致富道路,高标准谋划建设了集商业、旅游、休闲、民俗于一体的桑园小镇扶贫项目;大河涧乡牛横岭村“乡村运营官”贾楠,带动村民建成产业基地,创新“互联网+果树”认领模式,叫响了牛横岭仙果源品牌……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乡村运营官”的效能不断得到释放。截至目前,全区相继建成了桑园小镇、龙岗小镇、许沟小镇,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另外,发展了饮马泉薯业、老望岩羊肚菌产业等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合作社)17家,形成以牛横岭村林果种植、桑园乡村旅游等特色示范村20多个。

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已有60多名“乡村运营官”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累计帮助群众销售各类农特产品达到1亿多元。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我们将持续擦亮‘乡村运营官’这一品牌,加大培育力度,把更多乡贤能人吸纳进队伍;不断释放效能,引导激励他们带领群众致富,让乡村振兴这台大戏唱得更精彩!”淇滨区副区长于顺清表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