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建筑最大面积1249.9平方米、单层建筑最高高度8米、钢筋混凝土最大框架结构跨度8.9米……站在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弦歌大道西侧,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光鲜亮丽的地标建筑。它们的排列错落有致,它们的色泽明快闪亮,犹如一艘艘巨轮,喜迎八方来客。而在一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座废弃的大厂房……
加快项目进度 展现施工“加速度”
去年11月,河南万泉新能源环保装备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万泉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按照合同工期,一期工程从人员进场到设备安装完毕需要近20个月。但作为省、市、区重点项目,为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顺利完工,真正留给项目建设的时间只有11个月。
同时,受租户搬迁、环保管控、天气、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万泉产业园项目工程进度严重滞后。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施工任务,万泉产业园项目面临重大考验。项目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体参建人员发扬“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拼搏奉献精神,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主体及大面积装饰装修工程,展现了河南元泰住建集团的施工“加速度”。
克服一切困难 确保工程进度
作为全市目前最大的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具有占地面积约6.67 公顷、单层建筑最大面积1249.9平方米、单层建筑最高高度8米、钢筋混凝土最大框架结构跨度8.9米等特点,是汇集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入驻新能源环保装备科技企业、新能源研发企业、再生能源环保装备企业等的综合服务园区。
这些“最大”和“最高”看似简单,却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大大超出了工程建设的预期。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项目部决定采用多工种、多工序同时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
7月15日,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回忆当时的情景感慨道:“制订施工方案的那段时间,吃饭的时间都得挤,真希望能将自己掰成两个人用。”
特别是今年4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散发,河南元泰住建集团审时度势,及时调配一批带空调的移动宿舍进场,让现场所有人员吃住在工地,彻底与社会面隔离,杜绝了感染风险,保证了结构主体项目顺利封顶,最终保质保量完成了建设任务。
提高内在质量 夯实品质基础
万泉产业园项目部始终把“打造精细化工程”作为抓手,坚持“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的总体思路,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管控,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做到了质优,保障了进度,实现了目标。项目经理说:“金杯银杯不如业主的口碑。”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防止交叉作业造成返工现象的发生,项目部制定了多项措施:一是细化标准,样板先行;二是有问题及时提出,现场研究解决方案;三是关键部位定人、定岗、定标准、定目标,把控细节,及时消除质量隐患,不把不合格项目带入下一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一次做优。在规范化施工的同时,项目部大力推广工序标准化技术,严格按照集团标准化手册进行施工,践行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了项目内在质量,夯实了品质基础。
强化安全意识 实现安全目标
该项目安全负责人说:“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从开工至今,项目部一直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从安全教育到体系完善,每一步都无比慎重。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项目部严格制订安全预案,及时整理安全资料,严格落实安全责任。面对项目建筑“高多难”的新挑战,以项目安全员为主,其他成员轮流值守,每天清晨从第一名工人到最后一名工人入场,坚持进行全员入场安全教育,小到安全帽佩戴是否规范,大到脚手架搭设是否合理,丝毫不敢松懈,全面推进“人员无违章、管理不松懈”,为实现“平安工地、环保工地、文明工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万泉产业园项目全体参建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即将进行室外管网施工,一期工程计划于10月完工运营,为党的二十大献礼。园区竣工投入使用后,结合文峰区(高新区)在全市科技、人才、产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聚合省内外优质企业及创新创业企业,将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可容纳119家中小企业入驻孵化运营。
“我们力争通过3年至5年时间,将项目打造成全市极具活力的智创中心、豫北区域智能制造创新高地、河南省示范性产业综合体、安阳市对外开放新高地。”对于项目的发展前景,该项目有关负责人王豪杰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