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坚定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业务,高标准建设民生幸福工程,承建基础设施类项目覆盖市政、轨道交通、公路、水务环保、机场等板块,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贡献力量。
铺建道路枢纽 连通千家万户
绕城高速铺展向前、城市道路横梁高架,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助力织密交通路网,疏通当地经济脉络,连通沿途的幸福与期待。
在九江新建快速路系统(一期)工程总承包一标段施工现场,混凝土通过地泵持续泵送至大桥合龙段,20余名工人操控机器振捣、浇筑混凝土,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矮塔斜拉桥顺利合龙。这是目前国内转弯半径最小的矮塔斜拉桥。项目经理孙涛有着10余年施工管理经验。“大桥合龙段跨越昌南高速。我们采用全封闭式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对合龙段线形和标高进行精密监控,保证施工期间桥下交通不受影响。”孙涛说。该项目是九江市快速骨架路网体系“五纵五横”中的重要部分,建成后将与昌九快速路一期构成九江市快速环路,带动城市边缘区域开发。
九江新建快速路系统(一期)工程总承包一标段矮塔斜拉桥合龙
2021年,交通运输部批复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承建的南通绕城高速公路新联枢纽是公路智慧建造的主要试点项目,需要在保障G15沈海高速和S19通锡高速各方向交通通行的情况下完成既有2条高速的扩宽改造,包括新建7座大桥、8座中桥,拆除5条既有匝道和跨线桥,传统的施工技术已很难满足大型立交枢纽在保通条件下施工策划的需要。建设者们通过BIM+GIS+UAV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交通疏导、施工组织进行仿真演示,制定了3处保通+4步施工+5次导改的施工方案,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管控。“虚拟建造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沟通更顺畅,施工更高效。”项目负责人赵晓龙说。
延展地下空间 提升生活品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从地上延伸至地下、提升空间利用率,成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韧性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建设者在地下空间破土钻石,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助推构建立体化智能化城市格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管廊项目,是北京首个采用混凝土预制顶推技术的综合管廊工程,惠及机场临空经济区10万居民。在建设之初,项目经理朱军立这样要求团队成员,“大兴机场是我们的‘新国门’。我们要坚决保证工程质量,把这条管廊建设成百年工程。”深圳石厦管廊项目,是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的第一个试点支线管廊项目。项目团队克服管廊截面小、施工组织难度大等困难,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并积累了老旧城区改造升级环境下的管廊施工经验。
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10标段,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包含两站两区间,涉及明挖、盖挖、盾构、顶管和冻结暗挖五大施工工艺,技术难度大。项目团队发挥人才优势,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进行集中攻关和重点突破,以技术创新解决项目施工难题。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岩土专家周予启说,“律笛里段隧道是侧穿老旧小区小半径曲线叠交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国内罕见。如何确保高风险盾构隧道安全顺利实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土建工程12标段临近G5001绕城高速,穿越山岭和河流湖泊,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复杂,需要采用矿山法等多种工法施工。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总工程师陈玮多年从事轨道交通技术工作,他介绍说,“随着多个轨道交通项目的实施,近年来我们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建设经验更加丰富,技术实力更加雄厚。”
实践“两山”理论 深入环境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要求,重点打造环境治理产品线。
在雄安新区容城县贾光乡山野,耸立着座座绿围挡、白屋皮的建筑,建筑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据项目经理闫磊介绍,项目在治理中应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投运后仅需40余天,出水便可达到城镇污水排放的A类标准。雄安容城农村污水整治项目是雄安新区重要民生工程,如今已投入使用,污水处理量达到3500吨/日,惠及当地村民5万余名。“现在有了污水处理站,污水有地方排了,沟塘水质也能达标了!”雄安新区容城县贾光乡的村民吴巧银说。农业灌溉、生活用水,水资源利用率更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好了。去污还清,让乡村更美。
佛山市里水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珠江支流里水河从小镇穿流而过。作为传统工业重镇,里水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水体治理的任务。在佛山市南海区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水质检测实验室相关设备已经搬入。项目交付运营后,检测人员将在实验室内对流域水质开展常规“诊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针对河网密集、流域广阔的特点,李思北团队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截排疏涌、水体治理、智慧监控,让水务环保“治标”又“治本”。截至目前,项目团队累计建成截污管网18.6千米、补水管道16.5千米,建成景观范围7.63万平方米,完成清淤工程量8.17万立方米。守护水清岸绿,造福一方百姓。“梦里水乡 湾区名镇”的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航拍图
水体治理,既要考虑日常生活污水处理,也要做好工业污水处置,让工业生产更加绿色清洁。工业污水废水处理利用,一直都是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挑战,也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在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产业园区内,水土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闭水试验。年底投入运营后,项目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6万吨/天,所有工业厂房的污水处理问题将迎刃而解,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赵宇石表示,公司开始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76年,这些年,公司持续聚焦行业热点,发挥高质量履约优势,打造“基础设施全类型综合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