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抢抓“优势再造”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动能转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6-07 10: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6-07 10: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老树发新芽”到“跨界争先锋”,老工业城市安阳如何重振产业雄风,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如今,安阳市抢抓“优势再造”战略,立足航空资源,发展航空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动能转换。

搭建一张“网”,让飞机“想飞就飞”。

6月6日,安阳市北关区无人机产业园的安阳蜂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内,生产加工台摆放了多架固定翼无人机:有可搭载相机用于大面积测绘、3D建模的机型,有搭载喊话器可用于指挥的机型,还有可常态化巡检的机型……“蜂巢有2500平方米的无人机产品生产线,年产量百余架,今年产值可突破4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尤冰冰介绍。

尤冰冰的底气来源于安阳市特有的空域优势。2020年10月,安阳市获批国家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之一;与中国联通合作,建成全国首个5G泛在低空飞行测试基地,具有覆盖高度3000米以下的对空专网。

“5G信号覆盖高度在3000米,解决了超视距测控、视频传输和对低空目标管控的痛点。”安阳市航办副主任张存富说,这意味着无论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在安阳低空飞行,信号畅通无阻。

升起一朵“云”,让飞机“有迹可循”。

为了更好地对无人机进行管理,安阳市成立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试验区实体运营单位。

该公司的5G无人机指挥控制中心LED显示屏上,安阳空域无人机作业的实时数据、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这里可以快速查看无人机地图位置与飞行数据,远程掌控飞行任务进度。”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5G信号将无人机的任务载荷数据与云端互联,实时管理监控无人机的飞行任务,破除无人机“看不到、管不了、飞不远”等行业壁垒。

强管理、促提升。今年3月,安阳示范区(安阳县)建设的豫北通航服务站通过相关部门备案,成为国内第8家,河南、河北、湖北、安徽四省首家飞行服务站。

“我们可以提供飞行任务管理、飞行计划处理、监视数据处理、航空气象处理、航空情报处理、告警和协助救援、统计分析、记录回放等八大服务内容。”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雷涛说。

建好一个“群”,让飞机从车间直达市场。

安阳市紧盯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保障不放松,筑牢产业发展基石。在无人机产业园建设了8万平方米的生产制造基地,建成6000平方米人才公寓和国内首家标准化无人机试飞场;在通航产业园建设永和通用机场、通航研发孵化中心、通航产业制造中心。

产业底子渐厚,企业“朋友圈”扩大。目前,无人机产业园已入驻上下游企业20余家。通航产业园汇集了制造类企业陕西金宇、猎鹰消防无人机、迈杰航空等,以及涉航类企业铭镓半导体、嵩阳光电子等数十家企业。

有人机、无人机研发、制造、服务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助推一把力,让飞机“有用武之地”。

“安阳正在创建‘无人机应用创新之都’,通过本地产品应用,促进制造业发展。”安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史景山表示,他们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无人机应用范围,先后组织无人机在河道巡查、文物保护、环保监测、违建巡查等场景进行作业,有效推动了城市治理精细化,也为低空智联网建设奠定基础。

近日,安阳市出台《“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航空经济发展路径;《民航中南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安阳、贺州、深圳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

航空经济起飞键已经按下,老工业城市正朝着更高的高度飞行。安阳豫东北机场场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底将建成投用;编制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加强安阳、鹤壁、濮阳等豫东北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力争五年内打造成辐射周边区域的高能级载体。

下一步,安阳市将推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化、航空制造特色化、航空运输和航空物流产业化、航空运动和航空教育品牌化、通航保障与服务保障专业化,形成全市航空经济多元化发展新格局,把“航空运动之都”的牌子越擦越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