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黄:黄豆变身“小金豆” 腐竹做成大产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31 11: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31 11: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豆制品产业园区内,这家宽敞明亮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腐竹生产线上忙碌着,说起腐竹产业的变革,在企业已经干了十余年的熟练工高现敏深有感触:“我在这个腐竹厂已经干十多年了,从最初的小作坊到标准化生产,到现在入驻园区,工作环境跟生产环境是越来越好了。腐竹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们就业的岗位,我现在在这上班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钱呢。”

小小的金黄色腐竹,味道鲜美,是百姓必备的餐桌食材。但就是这一根根小小的腐竹,在河南省内黄县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跌宕起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家一户的传统小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化豆制品深加工产业园区。成为了当地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从开始的强化食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到2017年的环保治理,再到2018年“一园两片区”的规划调整,内黄县腐竹产业经历了痛定思痛、重整旗鼓,到扬帆起航、“豆”志昂扬质的飞越。目前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8000条腐竹生产线的豆制品深加工园区在加速推进。一期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豆制品深加工生产基地,还将带动彩印包装、物流运输、畜牧养殖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我们的企业从刚开始的家庭作坊、小规模生产,到经过阵痛期的标准化生产,再到现在入驻豆制品园区的绿色生产,企业也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已经发展成省级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28000吨,销售额一个多亿。目前,我们正持续延伸大豆深加工产业链,在提升产品质量,丰富豆制品种类上下功夫,向大豆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快豆制品产业发展和大豆深加工能力。” 内黄县亿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彦强称。

内黄县腐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作坊式生产到退村进区,再到退村入园,经历了食品安全、环保治理等重重考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豆制品加工基地之一。拥有37个品牌,市场占有率达55%。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豆制品深加工产业园,投资8亿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100多条豆制品生产线顺利试生产。现在,内黄县腐竹产业正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谋取发展新思路,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发展,让腐竹之乡的品牌“香”味更足。(张雨帆 张伟民 刘小方/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