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独树有非遗,灵山名镇好石猴。在豫西南地区,有一个美丽的千年古镇,早在春秋时期,独树已成为商品集散地。汉代独树称为龙泉店,明朝后称龙泉镇。明嘉靖三十二年,洪水淹没冲毁龙泉古镇,仅龙泉寺前一老槐树得以幸存,后人因此易名为独树。清咸丰九年修建龙泉铺寨,现仍存东寨门及上方石刻“旭映”二字,千年古镇沿续至今,千年文化蕴养非遗文化。
石猴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的小顶山上,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庙会,庙会上出售一种石雕“小石猴”,当地俗称“好时候”(谐音)。赶庙会的人都相互赠送“好时候”,渴望能给自己和亲朋带来好运。中原民间自古就有“时候到门前,四季保平安”的说法。
2008年6月,南阳方城石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独树镇的砚山铺村,方城县石猴第七代传人——王亚峰(王国庆之子)现场演示石猴的制作过程。石猴是用当地特有的花石雕刻,王师傅用这种粉白、光滑的石头雕琢石猴,随手而就,刀法熟练,又高度概括。石雕造型古朴,奇特粗犷,刻画出的猴子精气十足,大有呼之欲跳之感,石料与造型突出了中原浓郁淳朴的泥土气息。在王师傅手中刻画出来的石猴一个个憨态可鞠、寓意深厚,石猴的雕刻,全凭作者的悟性及想象力,赋予其生命。蕴藏着朴拙、率真的浓郁中原文化特色。
石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装饰品,它还有着极佳的止血药效。当地人们经常会带个小石猴,在下地干活时一旦哪里碰伤、划破,只要在小石猴身上刮些粉末,擦在伤口处就可以迅速止血。
石猴除了有药用价值外,它还包涵着深厚的“猴文化”底蕴。因为“猴”与“侯”同音,人们希望加官封侯,就给“猴”赋予了一种富贵、吉祥的涵义。因与“时候”谐音,意指“好运气”而备受游客喜爱。由于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得它誉满中原,长久不衰。(张雨帆 景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