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祥符区杜良乡依靠养牛发“牛”财,带动群众“犇”小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20 11: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哞哞哞~~”走进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的埽东肉牛养殖基地,就听到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处处弥漫着青贮饲料的清香,在崭新舒适的牛舍里,饲养员们正忙碌着给牛投喂饲草料,3000余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着饲养员给它们添加的草料。

埽东肉牛养殖合作社是杜良乡民族村的产业振兴特色项目,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在村迁建完成后,村“两委”在大堤南集体空地建成了一个标准化畜牧业养殖场,将村里的养殖业由以前的养殖散户转换为集中养殖。该养殖厂占地50余亩,下一步准备扩建至100亩,采用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可一次实现1万余头肉牛集中科学喂养,统一为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以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埽东村的肉牛产业呈现出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由“分散养殖”转变为“集群发展”,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的局面。

探索“共享经济”模式,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增添新亮点。为扩大养殖规模,在肉牛养殖基地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万元,共建成20个牛棚,合作社将牛棚出租给周围农户,一年可得租金40余万,从而提升村集体经济效益,其中一部分用于村内产业发展,另一部分对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分红。同时,农户在肉牛长成之后,可进行屠宰销售,也可由合作社代为出售,提高生产经营性收入,让钱袋子“鼓起来”。肉牛养殖过程中,合作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纳更多的周边群众前来务工,为群众带来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其中拉动村内脱贫人口就业6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5000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和民生基础。

为扎实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埽东村进一步做强做大肉牛“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方便村民储存牛肉,村“两委”在村东头建设一座500余平方米标准化冷库,该冷库投资150万元,以便大力发展规范化肉牛屠宰、牛肉加工产业,形成产业增收链,打造绿色牛肉品牌。同时积极谋划布局精细分割、熟食加工、冷链物流、附加产品生产等产业项目,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底盘”。不仅壮大集体经济收入,也能带动周围村民增值增收、发家致富,对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该肉牛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出集农业、畜牧业的种、养、加、销、为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化优良肉牛产业,打响品牌知名度,带领全体村民共奔致富路。”

下一步,杜良乡将充分发挥埽东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养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扶持各村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多措并举,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实现科学化养殖,立足特色产业做文章,走出乡村振兴的“牛路子”。(张雨帆 王均珂/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