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携手追溯文明起源 23万网友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19 12: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19 12: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想要寻找最早中国历史起源,了解中原城市文化脉络,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南承办的“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中国”网络推宣活动走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线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带领23万微博网友一起了解闪闪发光的文明遗存,触摸“最早中国”的神秘面纱,发掘其背后的故事。

本次“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活动是探访博物馆系列活动的第四站,“麦田里的博物馆”展览由河南博物院牵头组织,联合河南各地市12家博物馆一同参展,本次展览从全省博物馆中精选了39件文物仿制品,分为“礼城”“鼎立”“绵延”三个篇章。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从春秋到宋元,展品的时代跨越数千年。其中,莲鹤方壶、平底爵、兽面纹罍、兽面纹盉、杜岭方鼎、兽面纹圆鼎、蟠螭纹盖鼎、白衣彩陶钵、武曌金简等9件文物皆出土于郑州。

本次云游直播,邀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队领队、微博知名历史博主@考古小队长 周立刚老师和河南省金牌讲解员孔磊老师,带领网友深度了解“麦田里的博物馆”展品与郑州的渊源,作家@半杯馊茶 线上参与连麦与网友实时互动,全程沉浸式探访,在线解答“鼎”在中国古代的重要作用、郑州杜岭方鼎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传承有序的郑州鼎文化、莲鹤方壶外形设计寓意、武曌金简上的造字和内容详解等一系列专业而有趣的问题。同时还了解到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LOGO的设计灵感源于杜岭方鼎上的兽面纹、河南登封市的的名字来源与武则天有关等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现了郑州这座城市久远的发展轨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直播前期,中国搜索、国际在线、凤凰网、大河网、映象网等30+媒体政务蓝V形成媒体矩阵进行前期宣发预告,聚合流量,提升网络影响力。直播当日,#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话题成功登上同城热搜榜,引起各大媒体、微博达人和网友的关注。一个半小时的微博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2.7万人,近千名网友在线积极留言,与主播和嘉宾形成良性互动。不少网友在线留言:“通过观看直播,学到了好多历史文化知识”、“同主播和各位老师一起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等。当日#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微博话题阅读量新增3000万,呈爆发式增长,截至5月18日18时,#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6.1亿+。

据了解,#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探访博物馆系列直播活动将持续推出。让我们一起行走郑州,追溯文明起源,读懂最早中国!(郑州市委网信办 李小蕾 张敬辉/ 文  崔光华/ 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