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五月天,奋斗正当时!走进南阳西峡县阳城镇牛王村的网红直播间里,猕猴桃、香菇、蜂蜜等土特产畅销网络;在五里桥镇土槽村,往昔贫困村变身网红“打卡地”,爱情小镇顺利开园喜迎八方来客;在丹水镇朝阳村,村办企业朝阳水厂的设备更新换代,产能再上新台阶。
文旅研学、产业转型、创办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西峡295个村探索乡村振兴的路上你追我赶,不断开新局、谋新篇。4月30日,土槽村爱情小镇开园,当地群众纷纷走进景区,经营农家菜馆、路边小食,从农民变为个体经营户。“我们要对群众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提升个体户经营水平,更新经营理念,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次标兵村创建我们势在必得。”土槽村支书谢双定说。
4月25日,西峡县出台了《西峡县创建乡村振兴标兵村(社区)镇(街道)实施方案》,决定利用四年时间,以乡村振兴标兵镇(街道)创建为统领,创建一批标兵村和社区(乡村振兴标兵、产业振兴标兵、生态振兴标兵、文化振兴标兵、人才振兴标兵、组织振兴标兵)。以创建活动为平台,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对各职能单位、政策举措进行高度整合,立足各村实情,充分挖掘发展潜力,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实现镇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全面振兴。
“此次标兵创建活动设计以基础数据为准绳,以达标比例论英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经济发展层面给乡村松绑,在发展机制、模式、内容上因地制宜,各取所长。”西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淑华介绍说。
要产业发展更要市场培育。在产业振兴标兵创建上,不仅关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情况,更多把目光聚焦到群众参与度、新兴市场主体、市场销售能手、电商服务站等市场要素的培育上,要求产业能发展能变现,力求农产品“出村进城”顺畅,确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生态振兴标兵创建上,在突出污水垃圾等日常废物废料全面处置的同时,提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比上年度减少幅度在1.5%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95%以上,鼓励各村探索建立环境保护有偿服务机制,让农村人居环境长期净、一直美。
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有。在文化振兴标兵创建上,要求运用好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文明培育和文明创建;强化“一约四会”制度,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昌俗,破除陈规陋习。
要发掘人才更要建强组织。围绕产业抓人才,此次创建活动要求标兵村98%的农户达到“户户有技术明白人”,每组有1名主导产业技术员,村干部中有2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每年新培育10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强化基层公共卫生、宣传思想、法律服务人才的发掘和培育。同时,从社会治理、数字乡村、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多方面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考核,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党建为引领,全面盘活乡村经济。
要示范引领更要真金白银。据了解,此次创建活动为期四年,每年为一个创建周期。该县每年将对授予“全县乡村振兴标兵乡镇(街道)”,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授予“全县乡村振兴标兵村(社区)”,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授予单项振兴的标兵村(社区),一次性奖励10万元,其中,对产业振兴标兵村(社区)、生态振兴标兵村(社区)的奖励予以适当提高;对获得“全县乡村振兴标兵村(社区)”的村支部书记予以通报表彰。同时,依规对乡镇(街道)及县直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实行记功、嘉奖。
“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利用四年时间,分五大振兴版块,分别实施创建。到2025年底,全县计划创成乡村振兴标兵乡镇(街道)10个,其中,村、社区五大单项振兴标兵50个,乡村振兴综合标兵30个。通过标兵村镇创建,在县域内形成以三产融合、香菇产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为特色的四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从而实现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西峡县委副书记葛建峰介绍说。
静伫青山绿水间,远村近乡胜诗篇。标兵创建活动的东风犹如一支饱蘸墨水的妙笔,在西峡大地上,正徐徐绘出一幅以产业兴、生态美、村民富、民风纯、村容靓为主色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张雨帆 范亚康 刘禾 王祎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