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生态为底色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创建文明城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10 10: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10 10: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是距离省会郑州最近的‘市外桃源’了吧?绿化真不错!”郑州市民雷先生由衷地赞叹道。

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是手段,目的是高水平改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自从河南新乡市“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季”活动开展以来,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以绿色生态为底色,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美誉度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座城市的“颜值”就是它的外在形象。

自创文活动开展以来,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旗帜鲜明地推进绿色先行区,开展覆盖全域的绿化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添色彩,打造“绿道”“绿水”“绿城”,提升城市颜值。

补短板。2022年以来,完成通车道路2条,新增道路长度约1公里,新增雨污水管网约1公里,着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华山路与平原大道交叉口、雅砻江路与恒山路交叉口受损管网及路面等道路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对城区主要路段路灯亮灯率和完好率、绿化养护情况开展全面排查,维修大面积路灯故障9处,灯杆除锈补漆30杆,节庆灯固定10处,灯杆扶正及太阳能板固定5处,扮靓城市“面子”;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做实做细城市“里子”。今年以来,完成窨井盖整治50个,更换井盖35个。不断补齐文化、体育、医疗等综合服务设施短板,打造20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强弱项。持续推进城区市容“九项攻坚”“十大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集贸市场、城区广告、道路交通秩序等整治,着力解决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顽章痼疾。城管局牵头对核心区主次干道、重点街区违法占道摊点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对固定摊点的摊贩进行不间断巡查。示范区交警大队线上线下开展安全出行、规范停车、戴头盔等知识宣传引导,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机动车辆违规停放等行为专项规范整治。

添色彩。城中有水,水环绿城。示范区按照“一条道路、两边风景、三季有花、四季皆美”的要求,开展城乡卫生大会战和补绿增绿全覆盖行动,截止目前,对峨眉山路、行政五路、宝塔山街、泰山路共4条道路绿化以及中州大道与郑新大道交叉口、中州大道与滨湖大道交叉口西侧、郑新大道与长江大道交叉口等处出入市口绿化亮化进行提升,新增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对卫河路、泰山路黄土裸露区域进行土地平整、苗木补栽,提升绿化效果,累计提升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打造市民休闲空间,让城市“推窗见绿、开门见景”,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郁郁葱葱。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可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教育是先导。

媒体宣传引导入脑。利用示范区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样的文明礼仪、创建知识宣传,开设文明监督岗专栏,对文明行为进行点赞,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截止目前,已发布创文《为美丽加分 你我皆是主角》《文明花开满城芳》等视频,浏览量达52.5万人次,转发量1500余人次,点赞总人数2300余次。在“五一”前后,借助抖音平台,开设七大类文明城市主题宣传,号召广大群众积极传播文明城市形象,让市民从城市传播的接受者、体验者,转变为城市传播的“主导者”,让文明城市魅力“跃然纸上”,浏览量高达1300万次,点赞总量10万+。

社会公益宣传入心。制作具有示范区特色的“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公益广告20余幅,在全区排查出各类不符合规定的公益广告53处,并针对相关单位下发整改通知;在社会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建筑工地围挡等显著位置刊播文明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在凤湖广场精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让社会公益宣传时时可见、处处可见;以乡村文化墙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诗词墨画绘街巷,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

主题实践活动入行。每月制定文明实践活动项目清单,广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我是百姓志愿者”“我为文明城市助力”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截止目前,全区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团体共计开展活动230余次,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的心坎上。

草长莺飞,层林叠染。如今,行走在平原示范区,仿佛进入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中……(张雨帆 王亚丽/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