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祥符区万隆乡:“党建链”串起富民产业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28 17:3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28 17: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们合作社通过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优质红薯苗,实施‘三优一高’服务,优先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良红薯品种、优先为困难群众提供长、短期务工岗位、优先收购困难群众红薯作物,同时在市场收购价格的基础上,高于市场价格4分钱每公斤的标准收购低收入群众种植的农副产品,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近日,在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龙海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薯产业展销中心,该企业党支部书记吴龙海说。

据了解,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运作团队共有170人,是在红薯研发、育苗、种植、存储、深加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具备较好支撑的龙头企业,年销售红薯3000万公斤。其中,通过拼多多、抖音、淘宝、京东等网络窗口,年线上销售600万公斤,96万单以上。有效带动2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750余户农户实现家庭产业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在万隆乡布局了13个红薯收购点,已建成脱毒红薯苗实验室、约33.33公顷的红薯原种苗、扩繁苗育苗基地、1.2万吨的冷库和多个可调低温库、占地3000平方米的电商销售中心。 

“我们定期对全乡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进行走访联系,对在‘三农’领域中影响力大、带动效益明显、做出突出贡献的重点结对帮扶,广泛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条件。”万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俊波说。 

去年以来,万隆乡以非公企业党组织为“支点”,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不断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教育,号召他们在政治上保持定力、在服务发展中展现作为、在促进团结中发挥作用、在回报社会中实现价值。截至目前,全乡共组织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培训13次,各类实践活动22次,有效拧紧了思想总开关,激发了企业新活力,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纷纷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万隆乡将继续发挥优势特长,深度挖掘党建资源,全面聚焦非公党建,全心聚力非公经济,坚持推进‘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共建促合力,以项目抓落实,让党员走出去,把资源请进来,不断提升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工作质量,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服务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万隆乡党委书记闫东表示。(张雨帆 王雅静/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