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河南禹州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28 17:3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28 17: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素有“钧瓷之都”美誉的禹州市神垕镇槐树湾村,这个过去的煤矿塌陷区,凭借古村落人文景观和祼烧陶瓷技艺,吸引陶艺创作者驻村创作,“90后”青年李峰是九品窑工作室负责人,他在2016年来到槐树湾村,租下空心院,开始钧瓷创作和生产,如今,一年销售钧瓷8000件,销售额50万元。

槐树湾村党支部书记赵红伟表示,槐树湾村的石洞、石楼、石房屋、石磨坊等古建筑群框架完整,村集体合作社回收村内空闲房屋作为集体资产,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整修,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出租给陶艺创客建立工作室进行创作,村民通过房屋入股参与集体经济分红。

目前槐树湾村入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大师70余人,建成了“杨根成艺术馆”“三味瓷屋”以及创意民宿等一批创客项目。全村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原来的破落山村变成了钧瓷创作、生产基地和远近有名的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槐树湾村被省文旅厅先后命名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槐树湾村的发展只是禹州市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文旅融合优势,实施“乡村旅游+”行动,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原则,引导各乡镇依托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康养休闲、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生态采摘等乡村旅游产品,美化乡村田园,挖掘乡土街巷、民居特有文脉,保护修复古村落,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留下有回味的乡愁记忆,发展特色旅游,让山村群众吃上“文旅饭”。

据统计,目前禹州市共培育国家级、省级特色旅游生态示范镇5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4个,累计培育乡村旅游“星级农家乐”160家,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达到20000余人,带动周边社区村镇旅游经济飞速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上下游延伸发展带动100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初步形成了形态多样、模式多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新的“引爆点”。

“今年我局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农林、山水、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等产品业态,力争再打造2—3家特色精品民宿,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六小工程”建设,再打造2-3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及示范点,继续谋划系列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并依托农副土特产,开发更多的旅游特色产品,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齐红俊说。(张雨帆 李森雨 刘丹花 郭昊/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