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囤菜天花板”了吧?我们冲向了新发地

作为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供应情况如何,中新财经实地探访。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这两日,由于居民买菜量激增,北京部分超市的热销蔬菜出现暂时短缺现象。

北京“囤菜天花板”了吧?我们冲向了新发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4-27 13: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两日,不少北京市民的同一个动作就是“囤菜”。  

作为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供应情况如何,中新财经实地探访。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惠农门入口。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25日下午1点多,由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惠农门进入,中新财经记者注意到,菜贩们如往常一样在正常卖菜。  

“小葱1.3元一斤,大蒜1元一斤,香菜3元一斤”,记者探访发现,市场内的菜价保持平稳,不过人流量有所增大。  

“今天来这里买菜的人多了很多”,多位菜贩告诉记者。  

除了散客,25日,来新发地市场进货的还有不少商超。

25日下午2时左右,新发地市场佳农路上出现拥堵情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

这两日,由于居民买菜量激增,北京部分超市的热销蔬菜出现暂时短缺现象。  

“现在店里的菜都已经被预订了,没有供散卖的”,在叶菜区的一个门店内,老板告诉中新财经记者,“市里超市都是上万斤的订,虽然平时也会在这里订,但今天订的货比过年都多。”由于订单量激增,这位老板已经一夜未睡。不过老板也告诉记者,后续会有菜进过来,明天就会补货。

  4月25日,记者在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购买的新鲜蔬菜。中新财经 葛成 摄  

在市场内,一位拉菜的山东司机也告诉记者,“菜能供应得上,现在外地货车只要做好核酸检测就可以进入市场,不用担心。”  

中新财经记者探访时发现,进入市场时需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市场内已设置核酸采样站。  

“24日晚上得知市民囤货的消息后,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告诉中新财经记者,一方面组织动员商户加大货物的采收、储备和运输,另一方面提示司机避免货物进京过程中长时间停留,再加上现在蔬菜供应地北移,货源调度成本较低和市场本身产品储备量充足,整个市场货物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童伟还表示,“4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上市量是1.92万吨,当市场蔬菜的日交易量超过1.83万吨都是供应充足的表现。同时,蔬菜加权平均价前不久每公斤降到4元以下,也说明蔬菜整体供应量相对充足,价格较为稳定。”  

25日,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据监测,当日北京市新发地、大洋路等7家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2.27万吨,货源稳定,上市量处于较高水平;平均批发价3.44元/公斤,价格平稳。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