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稳中求进 河南襄城县把握烟叶面积发展“三大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26 18:2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26 18: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各村的面积信息表已经打印好了,请大家各自核对烟农个人信息和今年的种植面积,有新增的及时上报!”一大早,许昌市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王洛烟站主任宋伟涛就在微信工作群里发了通知。连日来,襄城县烟草分公司聚焦烟叶面积落实,组织烟站职工进到每家每户宣传今年的种烟政策,深入田间地头丈量烟叶种植面积,忙碌的身影俨然成为烟田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政企合力,突破“发展关”

烟草产业是襄城县农业产业的支柱,是烟农增收、政府增税、乡村振兴以及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主导特色产业。在2月进行的襄城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党委书记孙毅指出,党中央将2022年定为能力作风建设年,各乡镇党委要以此为契机,将今年的烟叶面积落实工作当作一块“试金石”,以扎实稳进的工作作风推动襄城烟叶高质量发展,在能力作风建设年之初取得“开门红”。

接到指示后,襄城县烟草分公司立刻展开行动,与乡镇政府结合开展烟叶面积落实工作。党员职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讲政策、解民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引领工作开展;研究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村组、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多措并举挖潜增量,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保留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争取晚红薯、红萝卜、大蒜等其它作物茬口种植烟叶。

4月18日上午,襄城县烟草公司在闫南村开展小苗膜下移栽和生态深栽观摩现场会,请经验丰富的“老烟农”传授经验,全县膜下小苗移栽、生态深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明确责任,铸牢“稳定关”

在今年全省系统工作会议上,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确定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襄城县烟草分公司坚持任务导向,以建设浓香烟叶名牌龙头县为出发点,准确把握由稳转增的发展机遇期。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襄城县烟草分公司于2022年初成立了烟田预留面积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毋彦彬任组长,实行领导包乡、科室包站,督促协助各烟站落实好2022年烟田面积分配计划。

“大力发展烟叶种植面积,是机遇也是挑战。”毋彦彬在烟站视察时强调,“今年我县烟叶种植的预期目标是11.22万标准亩,较上年增长约34.3%,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立足大局,打牢基础,稳步推进,奋力实现襄城浓香型烟叶品牌高质量发展。”

落到实处,把好“质量关”

“发展面积没有问题,但是我有点担心会像去年一样在育苗阶段出差错,质量搞不上去,咋能卖出好价钱呢?”王洛镇东村烟农耿景超有些发愁。“别急,今年给大家安排了最新的技术指导,还请了省里的专家来讲课,只管放心种!”王洛烟站宋伟涛向烟农们说道。

 2月25日下午,王洛镇举办“2022年实用技术培训班--烟叶生产大讲堂”,种植烟叶的32个行政村支部书记、各村烟叶种植大户代表参加培训。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博士、王洛镇副镇长吴照辉,襄城县烟草分公司技术推广站主任李洪亮等先后为烟农们讲解了烟叶种植关键技术。据悉,各乡镇将持续加强与县烟草分公司、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对接,适时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推广烟用农机的充分利用,建立自然灾害科学处置预案,着力解决烟农的“急难愁盼”问题,多管齐下确保烟叶种植“发展好、种得好、效益好”。

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襄城县已累计落实烟叶种植面积11.1万亩,并朝着12万亩的宏伟目标努力迈进。耳畔是伟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殷切嘱托,眼前是襄城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未来,襄城人必将走好烟草事业稳中求进的每一步!(张雨帆 赵红水 孟晨/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