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县闫楼乡:焦裕禄精神“扎根”的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20 17:0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20 17: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有人说,焦裕禄精神是一座金矿,只要你肯挖,总会有所收获。作为受焦裕禄精神影响的一代人,河南兰考闫楼乡新乡贤吴扎根,内心也有着这代人共有的最深的印迹,那就是焦书记在兰考人民心中种下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之树。

回报桑梓,助力脱贫攻坚守底线

吴扎根是闫楼乡郭西村党支部书记,是悦音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更是郭庄群众追求幸福、实现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2000年,吴扎根从上海返乡创业,成立悦音乐器有限公司。从一个夫妻俩的家庭小作坊发展至今,目前,公司总占地面积2.4万平方,年产值3500多万,员工120余人,带动28户31名困难群众就业。

村里有家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打工的中青年,他就让他们到厂里做技术工,既能守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又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普通的技术工每月工资为5000-6000元,高级技工的工资可达8000-10000元。对村里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优先照顾,让他们通过劳动增收致富。

每年春节,吴扎根会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一件棉衣,让老人温暖过冬。

吴扎根用他的勤劳朴实、宽厚善良温暖着村里的每一个人。2020年12月,吴扎根受众望所托,出任郭西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28名党员干部,与全村人一起开启了建设“幸福郭庄”的筑梦之旅。

穿针引线,建设美丽乡村扮家园

2021年春季,郭西村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吴扎根组织开展“三捐”活动,先后募集资金610万元,结合“清零”行动,对村内垃圾坑、臭水沟、泥土地、村内道路两侧建筑材料、杂物和违章建筑等进行了集中治理,治理坑塘860平方米,硬化道路6000平方米,新建柏油路面20988 米,实现了农村环境“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新建污水管网550米,全力推进全村281户农户改厕工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推进“一宅变四园”“两拆两进”,拆除破旧房屋28座,残墙断壁54处,新建活动广场720平方米,打造“一宅变四园”35户。泥土地变成了柏油路,垃圾堆变成了小游园,臭水沟变成了垂钓湖,信访村变成了明星村。 

“从没想过,咱村能变这么好,垃圾堆没了,臭水沟没了,还有小游园、小广场,家家户户院里也干净了,到处都有树,都能闻到花香”,村里67岁的群众吴德龙感慨地说。如今的郭庄村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深耕细作,共筑幸福郭庄振兴梦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群众一开始也是不理解、不愿意配合,吴扎根就想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后来,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和群众反复商量着办,从一开始是群众什么事都反对,到后来群众是踊跃参与并积极发表意见。村里的每一个变化、每一次提升都是群众的意见和智慧,是大家共同的愿景。

2021年11月,兰考县首次“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在郭西村召开,县政协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两委”干部、新乡贤、党员群众代表围绕发展阳光玫瑰种植产业具体相关事宜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确定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郭庄村共有16户农户种植阳光玫瑰120亩,预计亩产2500公斤,每亩一年可收益3-4万元。通过“有事好商量”平台,村里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改革,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文明户评选表彰、集中养老院建设等各类民生实事得以落地开花。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成功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个人一束光,一个榜样一面旗帜。新乡贤吴扎根,扎根大地,守望乡土情怀,勾画一幅乡村振兴幸福画卷,正是焦裕禄精在新时代焕发的耀眼新光芒。在兰考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吴扎根”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向下扎根,向阳奋进,用奉献和汗水浇灌“幸福花”。(尹文玉 陈冰清 何大鹏/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