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青山促振兴,南阳市卧龙区昔日荒山变“金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19 15:2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19 15: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8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潦河坡镇国储林项目区,数百亩白皮松随风摇动,漫山遍野一片翠绿,74岁的潦河坡镇崔坊庄村村民周青有正在山坡上给一棵白皮松根部填土,浇水,他现在是国储林的一名护林员,防火,浇水,除草,补种是他的日常工作。

“我们村的地大部分是山坡沙土地,土质差,浇水也难,种什么都没有收成,有的地都撂荒了。现在我把这些地都流转给国储林项目种树,每年能拿到4000多的土地流转费,我还当了护林员,每年也能挣近20000块,比原来种庄稼的强多了。”说起潦河坡镇的国储林项目带来的好处,周青有笑得合不拢嘴。在崔坊庄村,像周青有这样把荒坡沙土地流转给国储林项目的群众,每年平均能拿到5000多元土地流转费。

而同村的青年樊中阳发展林下养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他在林下散养了2万多只芦花鸡,通过电商销售柴鸡蛋,以每枚鸡蛋以3元的价格卖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光鸡蛋销售的毛利就有50多万元。

卧龙区国家储备林造林项目负责人刘颢介绍说,三年来卧龙区国储林项目绿化荒山坡地15000多亩,有效改善了卧龙区西北部的生态环境。在注重长期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该项目还兼顾短期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和林下生态养殖,卧龙区艾草加工产业优势突出,就鼓励群众在林下套种艾草,还引进社会资本林下种植红叶石楠、麦冬、丁香等绿化植物,满足城区和道路绿化的需求,实现了国储林项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青山不语花常笑,绿水无音鸟作歌。卧龙区国储林项目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盘活林下土地资源,提高林地附加值,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把荒山变为青山,青山变为“金山”,实现了“为国储材、生态增绿、农民增收”的目的,推动了乡村绿色振兴。(刘高磊 张空/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