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担当,积极开展宣传防疫知识、监测返乡人员、值守卡点路口、劝散集聚点等工作,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用心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城关镇
城关镇立足自身实际,在做好“三个紧盯”的基础上,完善四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做到每户居民都有1名党员负责,保持电话微信联系,定期登门走访;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与联户党员密切联系,动态掌握网格内居民基本情况;各社区党支部每周至少召开2次碰头会,第一时间汇总信息、掌握情况,及时分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构建起“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居民户”的群防群控体系。截至目前,全镇共成立临时党支部30余个,组建党员先锋队40余支,设立党员中心户60余户,发动党员200余人,形成了党建引领、群防群控、联防联治的强大防疫合力。
十里铺镇
面对襄城籍上海人员集中的严峻形势,十里铺镇迅速响应,紧紧围绕“三项机制”、抓好“三个紧盯”,全镇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村(社区)党支部每天召开碰头会,对返乡人员信息及时汇总,分析研判防控措施;村“两委”干部以村民组为基础,与联户党员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网格内村(居)民情况,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出所开展经常性检查,紧盯各村(社区)出入口,辖区内所有公共场所一律严格扫码。十里铺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40支,动员党员1200余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在疫情一线的模范作用。
颍桥回族镇
为做好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颍桥回族镇党委带领9个支部400余名党员干部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红色防线”。当好“守门员”。全镇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摸底核查、宣传动员、联动管控等工作,盯紧流动人员、重点场所、聚集活动,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农户院内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做好“宣传员”。组织人员对沿街商户、公共场所相关防疫政策落实情况每日不间断督查,通过微信群、宣传单、车载喇叭、现场讲解等开展防疫知识宣讲,营造浓厚的防疫氛围。甘当“服务员”。深入开展“敲门”行动,直接走访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等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为其代购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茨沟乡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艰巨性,茨沟乡党员干部连续作战、持续发力,扎实做好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党员联户,筑牢防护网。成立临时党支部43个,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90余个,发动参与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2000余人,建立台账、明确职责,将党的旗帜飘扬在守护群众安全的最前沿。干部包片,守好责任田。成立社区管理办公室,140余名机关干部分包69个小区,确保防控无缝隙、无漏洞、无死角。同时,每村(社区)安排1名疫情防控明白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支部会商,把好安全关。每天晚上7点召开疫情防控会商会,及时研判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在落实“三项机制”的同时,紧盯流动人员、在源头上下功夫,紧盯重点场所、在人头上下功夫,盯聚集活动、在苗头上下功夫,全面筑牢群众安全防护线。
全县16个乡镇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先后成立临时党支部304个,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608个,参与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共计1.19万人次;县直单位73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配合乡镇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敲门”行动,切实让疫情防控精准到“最后一米”。(张雨帆 赵红水 谷垒垒/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