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在经历了4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不均衡、不平等现象也显著增加。其中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中国所特有的,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些则是许多其他国家所共有的,如财富的过度集中。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应多措并举,坚定不移地采取长期稳定的政策,减少不平等现象,实现“共同富裕”。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第一个阶段,也是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人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大规模地开展工业化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近几年前是第二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但与此同时,发展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也显著增加。
以实际国际美元计,中国的人均GDP从1985年的约1000美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万美元。但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基尼系数也从0.31上升到0.49,说明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其中2010年是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这反映出,尽管在总收入增长的乐观形势下,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加剧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阶段将持续数十年,在此期间,人们的收入将进一步增加,而不均衡、不平等现象则会减少。
图片来源:中新社
怎样才能减少不平等?无非是从两个问题出发:第一,引发不平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怎样才能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中国所特有的,有些则是许多中高收入国家所共有的。其中中国所特有的原因在于不同地区之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同省份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这种地区和城乡差距尽管在过去十年间有所减少,但仍然非常严重。
先看地区差距:北京、上海和江苏这三个较富裕地区,人均收入是广西、黑龙江和甘肃这三个欠发达地区的三到四倍。这种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使中国较富裕地区和较贫困地区的孩子在人生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大不相同。减少发展不均衡的目标与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率的目标密切相关。因此,政府的投资战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其实也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均衡发展。
再看城乡差距:2010年,根据家庭调查数据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几乎为3:1(即城市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3倍);而2019年,这一数字小幅下降至2.7:1。通过消除城乡二元差异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平等现象并非中国所特有,而是普遍存在于许多国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财富和资产收入的高度集中。那么如何解决财富过度集中的问题呢?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方法。
首先,垄断加剧了收入不均,因此政府应出手,削减巨头公司的垄断力量。第二,政府还应保护小投资者免受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的影响,或给予他们特殊的税收优惠,以此来鼓励中等收入群体投资金融资产。第三,应增加公司中持股工人的数量,这是促进财富分散的另一种方式。最后,应提高对资本收益或个人财富的税收,这既可以减少不平等,又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图片来源:东方IC
以上这些措施,既有“主动”措施,又有“被动”措施。它们不应单独使用,而应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政策“组合拳”,以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这些方法还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如果某些政策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或产生了其他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可以减少或停止这些政策。
如果说“共同繁荣”的目标是为了更加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入分配的变化往往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因此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取一以贯之的政策。“共同繁荣”时代与40年前的加速增长时代有相似之处,因为“共同繁荣”也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外加坚定不移地落实。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Fairer sharing of the fruits of growth"
责编 | 宋平 布英娜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尹康君、冯小源、佟亚璠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