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德江县支行支持德江县肉牛产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3-31 09:55
2022-03-31 09: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阳春三月,武陵腹地,米阳山上,远远望去,牛群满坡,甚是喜人。7个养牛大棚错落有致分列,十几个工人正在忙着清扫圈舍、准备喂食400多头肉牛的粮草。原本只有在大草原才能看到的这幅草丰牧壮的画卷,如今在农发行德江县支行信贷支持的德江县长丰乡米阳山省级示范优质肉牛养殖基地也能一饱眼福。

积极作为 落实“一县一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德江县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作为全省10个牛产业重点县之一,德江具有较好的畜禽养殖基础。2017年,德江县委、县政府把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按照全省肉牛产业“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发展思路,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县上下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强劲势头。

2020年,在全省牛羊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德江与省市签订了省市县三级合作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协议。农发行德江县支行抢抓政策机遇,立足德江“一县一业”发展规划,第一时间对接刚刚成立的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德江县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量身定制信贷支持方案,以最优利率政策和最快捷办贷流程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获批贷款2.6亿元支持德江县肉牛产业优质化发展项目,助力公司通过划区分片、围栏轮牧、自繁自养等放牧养殖新模式等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特色肉牛产业,示范带动德江各乡镇(街道)重点选择3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或撂荒土地,建设规模适度的围栏轮牧能繁母牛家庭牧场人工草地,为德江县肉牛产业提供发展样本,树立标杆企业,助推德江县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肉牛产业。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3000万元。

金融助力 推动肉牛产业做优做强

“得益于农发行的贷款支持,米阳山牧场自2021年6月投产以来,已修建养牛大棚7个,存栏肉牛400余头。今年,我们计划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把这一片地改扩建出来修建牛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德江县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符江鹏指着眼前的一片荒地说道。

据介绍,德江县肉牛产业优质化发展项目实施后,将建成占地2万亩的围栏轮牧草场基地和占地4000亩的高产牧草基地;通过购牛自养+农户代养+定金控养的方式,实现公司能繁母牛总养殖量在10000头;新建2个自营育肥基地,联营8个育肥基地;建设1个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加工草饲料厂和1个肉牛信息中心等。有力推进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德江县肉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德江县“牧草种植与草料生产-肉牛繁育-肉牛屠宰-牛肉产品营销-投入品加工与供应-产业服务”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全产业链形成,促进地方特色肉牛品种资源的提质增效,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收致富 打下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在牧场一侧的草料生产房里,笔者遇见了正装好车往山上运送草料的工人安明雨。

“每天运7车草料上山,上午4车,下午3车,其他时间就是负责照看牛群,每月3200元工资包吃包住,伙食很好,活不累,比以前做泥水工轻松多了。”提起现在的工作,安明雨很是满意。

“目前,米阳山牧场已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通过吸收就业形式带动附近10多名群众在此务工增收”符江鹏说。“同时,我们积极探索连农带农模式,在农发行德江县支行的大力支持下,以四方合作为切入口,实行‘政府引领+企业带动+村级服务+农户参与’的合作模式,公司提供能繁母牛和技术指导,农户负责全程饲养,村集体及乡镇负责日常监督和服务管理,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代养能繁母牛生产牛犊饲养4至6月出栏销售,销售总额的70%归养殖农户所得,20%归公司所得,村级和乡镇个提取1%的服务管理费”。

在位于合兴镇的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德江公司联农带农示范点,只见牛棚里一头头能繁母牛膘肥体壮,长势喜人。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无法外出打工挣钱,现在租用肉牛养殖圈舍进行统一饲养,既节约成本,又能享受更好的保障服务,完全没得后顾之忧,我一下子就领养了20头母牛。”养殖户旷光宇微笑着说道。

“这里养的全是能繁母牛,总共有57头,自今年2月24日母牛进场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产了7头牛崽。”合兴镇畜牧站站长说,镇里还成立了肉牛养殖工作专班,并指派工作人员长期驻点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提升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带动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吴靖 尹丽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