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新突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31 11: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31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8月26日,商务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认定16个行政区(功能区)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成功入选,实现了全省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零的突破,对推动河南文化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自贸区开封片区作为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67个片区中唯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片区,挂牌之初,就确立了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5年来,自贸区开封片区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桥头堡”功能优势,持续聚焦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加速文化产业化和产业国际化进程,紧紧围绕“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整合“宋文化”、“黄河文化”,探索了一条以特色文化推动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之上,经地方申报、第三方专业机构基础评价、专家评审和有关部门复核等程序,自贸区开封片区凭借在“宋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制度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迎来探索文化产业国际化路径的春天。

自贸区开封片区将遵循“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理念,以突出特色、改革创新、内外联动、提质增效为原则,立足“宋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特色优势,搭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地区,探索实施国际高标准的文化贸易投资规则,建设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文化贸易示范区;促使文化贸易规模显著提升、文化贸易特色更加鲜明、文化贸易企业做大做强、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形成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文化贸易发展模式、政策架构与服务体系,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打造我国中部地区文化贸易发展高地,全力实现“黄河明珠、文化自贸”的目标愿景。

自贸区开封片区将以项目为依托,做实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加快推进“一仓一园一谷一中心”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新突破。一仓即国际艺术品保税仓,依托艺术品保税仓,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开展国际艺术品仓储物流服务、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艺术品金融服务、艺术品客户服务、艺术品电子盘交易等;依托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建设全球艺术品市场大数据中心,开展艺术品数据发布、C端查询有偿服务、线上艺术品交易、艺术品区块链溯源等;对接保利、嘉德、荣宝斋等国际国内顶尖拍卖行,探索和发展国际艺术品展览展示、交易拍卖、线上拍卖、评估鉴定、保险金融等服务。一园即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聚集一大批具有创新型、国际化的文化出口企业,形成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集群,并进一步涵养城市文明、引领社会风尚,极大丰富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让文化惠民的行动惠及到每一位普通群众,成为文化新地标;园内实现从版权到数字技术、从非遗到文创产品的展示和出口,真正意义上表达“创新性转化,创造性提升”的双创概念,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推动文化出口新形态、新业态的发展,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国家文化出 口基地发展助力。一谷即文创艺谷,以发展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等业态为重点,规划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园以数字文化、数字版权、文化贸易三大板块为发展方向,建设国际性的“商业+文化”综合体;规划建设国际艺术品博览中心,以“艺术品+金融”为亮点,以高科技、智能化、数字化为手段,立足开封、辐射全国,建设中原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中心;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打造文创产业的对外开放先行区。一中心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以中国(河南)国际艺术品保税仓保税仓为基础,依托开封综保区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大厦,培养一大批文化类出口企业,形成产业聚集,以“文化+”为产业主题,围绕构建文物艺术品产业“创作(回流)-展示-交易-IP孵化-传播-金融”等全产业链环节,打造文物艺术品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成熟的文物艺术品交易、文物艺术品仓储物流、文物艺术品展览展示、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品金融服务和相关配套服务保障等六大功能体系;加强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合作,与迪拜建立海外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促进艺术品交流、文物回流;与中检集团、深圳文交所、河南大学等合作,建设覆盖艺术品交易全产业链的交易中心

未来,自贸区开封片区将继续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摸索一批适应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制度创新;以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为目标,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充分发挥自贸区开封片区改革创新制度优势,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并积极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持续探索搭建高规格、高品位的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交流合作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文化合作与竞争,将基地建设成为我国新时代文化贸易制度型开放高地,推动更多“中国特色、开封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开封示范区互联网舆情研究和应急保障中心 高瞻/供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