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文化基因 助推乡村振兴 谢塘镇加快打造谢晋故里大景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31 11: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31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谢塘镇以“文化铸魂提质年”活动为契机,把“谢晋”这一独特的文化基因深植于乡村振兴大业,打造以谢晋影视文化、花果田园观光、非遗体验、课外研学为主题的特色大景区,探索实现文化润镇、文化兴业、文化惠民。

擦亮乡村底色,实现文化润镇。坚持规划管理“一张图”、开发建设“一盘棋”,启动“谢晋故里大景区”规划,创设“谢晋故里 邀您入戏”主题品牌,以美丽乡村未来社区、数字农业示范园区、水乡风貌传统街区为组团,启动包括老粮站改造、水乡慢街、橘香驿站、醉美梨园等八大项目在内的“锦绣虞村”项目建设。按照“一分、两清、三化”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管家服务,将日常保洁、垃圾分类、维修养护、治安巡逻、安全管理、乱堆放整治、三线和违建管控七大块内容交物业公司专业化管理。以“无盲区、无死角”标准推进农村空关房整治,提高违建拆除地块和闲置土地的利用率,有效完善村级基础配套设施,内外兼修全面提升乡村颜值。

做精特色景点,实现文化兴业。投资2000万元打造“谢晋故里大景区”格局。在景区核心,将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2幢老式粮库建筑在保留历史纹理的基础上进行再生改造,融入产业服务、文化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及交友互动等功能,内设谢晋文化艺术馆、剧本杀体验馆、数字乡村展览馆,以场景再造和艺术装置的形式全面展示谢晋导演电影艺术成就和精神脉络。修复古桥、融入谢晋电影经典场景,打造水乡慢街。在现有百亩橘园内及周边区域,建设“红美人”“六月雪”等“虞生优+”系列优质农产品售卖长廊,布设采摘线路,作为连接盖谢河景观带的通道,建设既可体验采摘农趣,又可观光游览的橘香驿站,将各景点串珠成链。

发展网红经济,实现文化惠民。注重节会造势,加快农文旅融合。今年以来,已累计举办醉美梨园梨花节、虞生优米亲子插秧节、虞生优梨开摘节、梨园星空音乐节等系列活动12场,吸引游客15万人次,有效带动三产发展。搭建谢塘镇梨产业农合联平台,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优化“虞生优梨”品牌形象,积极培育“谢小梨”自主电商品牌,形成翠冠梨电商销售新兴业态。搭建“梨花醉”文艺联盟、“三团三社”、文化志愿者等群众性组织平台,对接一流师资培训提升文化队伍素质,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年累计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150余场次。农村文化礼堂100%覆盖,智慧礼堂建设快速推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质化供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