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鉴定大起底,高端玩家构筑多维优势

2022-03-23 16: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带动下,二手奢侈品行业也获得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真假鉴定、售后等与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二奢商品的非标属性,导致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那么,二手奢侈品行业如何打破这一局限,实现“弯道超车”?

个人鉴定“帮看”服务良莠不齐

打开社交平台搜索二奢鉴定相关关键词,可以发现众多提供鉴定“帮看”服务的个人鉴定师。他们有的是从业多年的二奢店铺店主,有的是对二奢鉴定感兴趣并有一定经验的鉴定师,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鉴定相关的知识或者自己经营的二奢商品来吸引用户。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上图片鉴定,即将商品的细节高清图拍摄发送给鉴定师,或者自行前往鉴定师所在的线下门店进行鉴定。

众所周知,专业鉴定师作为行业高端人才,需要依靠大量的实物训练。随着奢侈品品牌防伪技术及品牌工艺不断升级,造假商为追求暴利也在不断精进造假技术,使得国内鉴定环境愈发恶劣。而二奢行业尚在起步阶段,行业培养机制尚不完善,所以个人鉴定师素质良莠不齐。

个人鉴定师虽然是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鉴定渠道,但是鉴定结果却难以保障。

专业第三方鉴定机构:“国”字头和硬核玩家

专业第三方鉴定机构作为购买二奢时的信任背书,已经成为二奢交易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环。如中检中奢中心和中溯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便是业内知名的两家鉴定机构。

中检中奢中心凭借丰富的鉴定经验,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除了开展鉴定服务外,中检中奢中心还积极开展奢侈品鉴定培训,为对二奢鉴定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入行的“敲门砖”,也为行业人才输送作出了贡献。

中溯深耕奢侈品鉴定领域多年,通过自身过硬的鉴定实力成为行业领先的专业第三方独立鉴定机构。通过对行业的前瞻性洞察,中溯很早就预见到二奢制假的发展态势势必会对鉴定行业形成巨大冲击,于是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大数据和高精尖科技辅助鉴定。斥资数千万将多年的鉴定信息沉淀为专属数据库,并在超过500台设备中选用了数十台仪器,包括超景深3D建模仪、光谱测金仪、手持式合金分析仪等,仅超景深3D建模仪单台价值便已超过百万。将担任“大脑”的数据库联合高精尖仪器,一起形成人工鉴定的“最强辅助拍档”,这种硬核的玩法为二奢鉴定领域打开了发展的想象力,科技的引入也让鉴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二奢的尽头是消费者信任建设

由于第三方鉴定机构承担着对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负责的使命,目前中检中奢中心和中溯均已实现了精准追溯。由鉴定机构对鉴定为真的商品发放带有溯源码的专属溯源签,消费者通过扫描溯源签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商品基础信息,包括商品照片、委托送检单位、生产日期等。据悉,中溯溯源签上还留有客服联系方式,消费者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客服进行答疑和核验,人性化的服务无疑拉近了消费者和鉴定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消费者多了一份安心。

据了解,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普遍针对平台、商家等开展B端业务,将鉴定服务前置于销售环节,如阿里拍卖和中溯独家合作推出的“先鉴后发”服务,针对二奢类目商品,用户下单后由平台发至中溯,鉴定为真后由中溯直接发至消费者。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七部门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指出,规范开展二手商品在线交易,加强信用和监管体系建设,完善交易纠纷解决规则。鼓励二手检测中心、第三方评测实验室等配套发展。政策的颁布为野蛮生长的二奢行业提供了发展风向标,未来,鉴定机构等企业的规范发展必将激发二奢行业更多发展势能。

将鉴定疑虑在消费者收到货之前解决,让消费者省去自行寻求鉴定的烦恼,是二奢行业绕不开的消费者信任建设。要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二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重要的是,鉴定要跟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