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随着北京冬残奥会的闭幕,奥运时钟按下了暂停键,回首北京冬残奥会,精彩的瞬间历历在目,赛场上,身残志坚的刘子旭勇夺金牌,首次参赛就创造历史的中国残奥冰球队……在冬残奥会精彩的幕后,离不开北京冬奥组委的努力,离不开志愿者的付出,同样也离不开中国铁路真挚热情的服务。
温暖的服务来自于“预见”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3月4日,北京冬残奥开幕。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给作为冬残奥主要交通要道的京张高铁提出了难题。
为了配合办好北京冬残奥会,铁路部门未雨绸缪,在冬残奥会开幕前就对京张高铁和“龙凤呈祥”“瑞雪迎春”等动车组列车升级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由此,车站里一条条无障碍通道、一处处无障碍窗口……车厢里一块块盲人标识牌、一个个轮椅固定器……每一寸铁路上、每一趟列车上,每一处无障碍设施设备,给每一位乘车人带来无比的温暖。
温暖的服务体现在“广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京张高铁的建设,到“龙凤呈祥”“瑞雪迎春”复兴号动车组的配属,不得不赞国家的决策,不得不感叹中国铁路的执行能力。
铁路部门温馨服务的“广度”是全方面、立体化的,这不仅包括了硬件方面无障碍设施设备,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铁路职工都真诚热情地服务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在冬残奥会前,铁路部门就集中对铁路职工和志愿者进行了急救措施、手语练习、导盲犬引导等专业培训,为的就是做盲人的“眼睛”、伤残人的“拐杖”、聋哑人的“翻译”。
温暖的服务可贵在坚持
今年年初《“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发布。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体目标。在这3.46亿人中,也有不少残疾人。如何让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地参与冰雪运动,保持冰雪运动的热度?中国铁路有方案、有答卷。
铁路企业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长期以来,不管是车站、列车等硬件设施的设计建造,还是职工、志愿者等人员安排,铁路部门都在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贡献。现如今残疾人想乘坐列车,不管在哪块地界、哪个车站、哪趟列车,全国铁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重点旅客预约服务、免费轮椅、携带导盲犬、站台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等等便利的服务和设施。
“人民铁路为人民”,铁路部门服务重点旅客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有温馨的服务也不会因为冬残奥的结束就没有了,对于老弱病残等重点旅客的温馨服务,中国铁路定会做得更好,更有温度。(文字:景飞飞 漫画:罗中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