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模式”筑起“防火墙”,河南尉氏县积极开展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04 14:3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04 14: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打击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的知晓度,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连日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委网信办、尉氏县司法局、尉氏县普法办联合尉氏县法学会组织律师、村(居)法律顾问、行政执法人员等多元力量,采用“四种模式”聚焦重点人群,多形式、多角度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对非法集资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一是开展上门宣传。普法志愿者们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乡村、社区、机关等,结合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以案释法,提醒和引导他们要远离“高利息、高回报”的诱惑,不轻信打款转账,谨防上当受骗,确保防电诈宣传全覆盖、无死角,深入人心,坚决筑牢反诈“防火墙”。

二是开展场所宣传。通过在商场、公园、广场、集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

三是开展专题讲座宣传。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等常用法律法规培训,发挥“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员作用;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集中教育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高守法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过开展防诈骗宣传进校园活动,向师生详细讲解了“刷单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等多种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和手段,告诫同学们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开展网络宣传。充分利用“尉州鼎”“尉氏县融媒体中心”“平安尉氏”“法治尉氏”“云上尉氏”等新媒体平台,将常见的诈骗类型,如仿冒、兼职、金融信用、低价利诱/免费送、交友等作案手法及套路进行梳理,进行警示。以“三零”创建为目标,编制《倡议书》利用手机报、微信工作群、朋友圈进行转发。同时借助居民微信群,定期推送电信诈骗“微片段、微新闻”等,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多种宣传模式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对非法集资和网络电信诈骗的甄别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尉氏县将持续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不断增强宣传的渗透力,提高居民群众防范意识,守护好居民的“钱袋子”。(张雨帆 王春盎 王亚杰/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