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中美如何再“破冰”?美国专家:“上海公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02 19: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3月2日电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月28日刊文称,中美关系目前正面临严峻挑战,“上海公报”对如何改善两国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截图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撰写的这篇文章称,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这是中国当代外交史上的重要时刻。此后,中国更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并迎来“改革开放”的辉煌。

50年后的今天,中美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

“上海公报”发表时,尼克松主张削减美国在亚洲的常规军力,并尝试弱化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以促进和平共处。现今,连续三届美政府都试图“调整”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驻军。

然而,“上海公报”对21世纪的中美关系仍意义深远。当年在上海,中美双方重视大局,同时又保持各自立场。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中美却不遗余力地将这些分歧置于一个更广泛稳定与和平共存的框架中。

如今,在中美双边关系因所谓“极限竞争”倾向受损之际,“上海公报”为建设性地处理分歧提供了示范。公报中的措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50年前,中美领导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双边接触。50年后的今天,鉴于中美关系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重要性,中美两国需要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在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前提下,设法达成一个关于新时代关系的持久共识。

(翻译:实习生 王露燕 编辑:刘世东 齐磊)

【责任编辑:齐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