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壮观!万只大雁在河南淮滨淮南湿地集结北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2-24 14: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2-24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3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淮南湿地兔子湖水面上,聚集着上万只大雁,场面十分震撼。这些大雁时而滩涂栖息,时而相互嬉戏,时而埋头梳理羽毛,时而在空中翱翔,形成一道道自然和谐的美景。

“每年10月下旬就会有多种候鸟迁徙到我们这里,这些大雁是全年十月来到淮滨的,已经住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李玲说道,近日天气回暖,大雁们正在进行集结,准备飞往下一个栖息地。

淮滨县位于中国中部候鸟迁徙通道的节点上,是候鸟的栖息地、觅食地。淮南湿地保护区是河南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400公顷,是一个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驯化及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学科、多功能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有较完善的植物群落和湿地生态体系,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高等植物有78科428种,鸟类现有228种。

近年来,淮滨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一座水城、百里河道、千亩湿地、万顷水域”水系生态,不断加大对淮滨淮南湿地的保护力度,成立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病监测站,主要负责全县范围内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病监测工作,并根据陆生野生动物实际活动情况和分布规律,划分监测路线,且安装远程监控设备。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营造湿地保护舆论氛围,人民群众保护湿地和爱鸟护鸟意识得到增强,生态环境和候鸟栖息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随着淮滨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逐步开展和深入,保护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保护成效日益凸显,昔日屡禁不止的捕鸟和捕杀野生动物现象不见了,围湿造田现象不见了,破坏湿地资源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大天鹅、鸿雁、灰鹤、海鸥等鸟儿欢快翩翩,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面。

(符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