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光无限好,湘宁携手向未来

2月19日至20日,塞上冰雪初融,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率队赴银川出席湖南宁夏区域经济合作座谈会,共商能源合作大事,共谋两省区发展大计。根据规划,湘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由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

塞上风光无限好,湘宁携手向未来

来源:湘伴 2022-02-21 10: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湘伴导读

2月19日至20日,塞上冰雪初融,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率队赴银川出席湖南宁夏区域经济合作座谈会,共商能源合作大事,共谋两省区发展大计。

2月20日上午,湖南宁夏区域经济合作座谈会在银川召开。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尚文 摄

还记得去年5月,湘伴君跟随湖南代表团赴宁夏学习考察。考察期间,两省区签订能源合作备忘录,决定以“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为纽带,共同推进“一线一园一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产业换资源的省际合作新模式。

不到10个月的时间,“一线一园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合作蓝图逐步成为美好现实。

此次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带队再次访宁,目的就是细化实化具体化合作项目,全力把“一线一园一基地”打造成为新时代中西部合作样板工程

对两省区而言,“一线一园一基地”意味着什么?

01

  “一线”可为湖南增加约1/6用电量

如果问大家,现代生活中最离不开啥?湘伴君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电!

但伴粉们可能不知道,湖南其实是个能源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省份,处于全国能源和电力流向双末端,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

比如说煤炭,因为距离全国煤炭主产区较远,我省90%以上煤炭需外部调入;同样的还有石油,我们属全国石油输送网络末端,石油全部需外调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火力发电的成本更贵,能效比也不高。

而与之对应的是全省持续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据统计,2021年湖南全社会用电量2154.5亿千瓦时,预计2025 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630亿千瓦时,“外电入湘”是必然选择。

外电入湘,环顾四周,电从哪里来最高效?

这时,远在西北的小伙伴宁夏“拍了拍”湖南。

宁夏是能源大省,煤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年外送电量超过900亿千瓦时

  风力发电,资料图

咱们缺电,宁夏有电,一拍即合!

2021年5月22日,银川,湘宁携手推进“一线一园一基地”建设。

“一线”就是“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大力支持下,“宁电入湘”工程已经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成为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9条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之一。

经过两省区的密切协作,工程预可研初步研究结论已基本出炉——

该特高压工程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等六省(区、市),线路全长约1467千米,其中湖南境内线路长约421千米。湖南受端落点基本确定,位于全省第二大负荷中心湘南地区,换流站站址初步选定在衡阳市衡南县。

湖南省能源局介绍,该特高压工程按年送电量400亿千瓦时至440亿千瓦时来设计,这意味着“十四五”末正式投产后,该工程可为湖南增加约1/6的用电量

  光伏发电。资料图

湘伴君还特别打听到,“宁电入湘”的澎湃电能,主要是来自塞上江南“风”“光”等清洁能源。据了解,该工程送端除配套建设400万千瓦煤电之外,主要配套建设新能源1300万千瓦,其中,来自中卫沙漠光伏600万千瓦、红寺堡戈壁光伏300万千瓦与中卫海原等风电400万千瓦

因此,“宁电入湘”工程也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务实之举——充分利用宁夏沙漠、戈壁、荒漠的风光资源,更好促进宁夏清洁能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提升湖南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

02

  “一园一基地”,吸引湘企加速落地

如果说“一线”是两省区能源合作纽带,那么“一园一基地”,则是两省区新能源产业深入合作的重要引擎和支撑

“一园”——即湘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接纳了“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约23万贫困群众在此落户安家、脱贫致富。

如今,这里又将崛起一座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根据规划,湘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由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

2021年10月15日,宁夏红寺堡湖南湘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图片来源:央广网

2021年10月15日,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总产值130亿元,利税可达10亿元。

招商也紧锣密鼓地进行。湘投集团根据风光储全产业链,依托湖南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宁夏产业引链、延链。

比如,针对宁夏新能源产业前端产能过剩、后端产能不足的特点,园区加快引进光伏组件工厂、风电装备工厂、制氢设备工厂、储能工厂等项目,补齐宁夏新能源装备制造短板。

目前,已有超过20多家企业合作对接,华自科技、哈电风能、中车株洲所等7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投资金额达31亿元。湘投控股与三峡集团湖南分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分三期建设光伏组件、高效电池片产品等,总投资15.8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72亿元。

  光伏发电。图片来源网络

湘伴君还了解到,湘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投产,将带动当地就业超2000人,为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一份湖南力量。

“一基地”即在宁夏建设湖南新能源和配套能源产业基地。支持湖南能源龙头企业参与宁夏风光资源和配套能源的投资、开发、利用,建设湖南在宁夏的“飞地”新能源基地。

目前,宁夏红寺堡新能源基地已纳入国家电力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同湘投控股、五凌电力、中车株机所等湘企签订了新能源开发框架协议。首期光伏项目计划年度总投资12亿元,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年内将建成300MW光伏电站及配套储能设施。

塞上江南这片能源富壤,正吸引着湘企加速落地生根。

03

  “风”“光”无限好,携手向未来

在湘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湘伴君注意到一块宣传牌:“一线一园一基地,湘宁人民共受益”,这句话道出了湘宁能源合作的深刻内涵:

既能获得宁夏的清洁绿色电力,有效破解湖南中长期电力供应“硬缺口”,用塞上的风和光,点亮三湘的灯和景;又充分发挥湖南在风电、太阳能、输配电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宁夏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培育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百姓收入。

湘伴君相信,能源合作,是两省区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的美好开始。

  宁夏风光。资料图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教育医疗、民族团结合作……细细数来,两省区优势互补的合作领域还真不少,光是塞上江南的雪山黄沙、葡萄美酒,就令不少湖南人心驰神往。

“风”“光”无限好,携手向未来。湘伴君期待“一线一园一基地”早日竣工投产,期待两地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同谱写新时代中西部区域合作新篇章!

  文|孙敏坚 孟姣燕 黄晗

十八洞山泉定制水,助力乡村振兴的爱心水。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阅读原 文

(湘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