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打通“断头路”,还群众一条畅通路

两会好声音︱打通“断头路”,还群众一条畅通路

来源:动静 2022-01-23 18: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贵阳市城市交通拥堵、‘断头路’等问题,这是和多年来我们不重视规划,不重视城市的通畅性相关。”

1月20日,在贵阳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袁周表示,贵阳的“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根源是贵阳市多年来不重视规划导致。“外省来的专家,10多年前就批评贵阳市,你们的‘三角路’,‘断头路’太多。”

1月20日,贵阳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为了解“断头路”究竟给市民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什么影响?记者进行了走访。贵阳市南明区二戈寨立交桥是西南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车10年来,由于两个匝道迟迟无法通行,形成的“断头路”,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

市民邓先生家就住在这条“断头路”附近,记者向他了解这里的交通情况。

记者:现在是中午一点钟,记者看到交通相对是比较拥堵的。

市民邓先生:从龙洞堡那条路还没有修下来。

记者:这条路一直是这么堵吗?

市民邓先生:一直是这么堵,晚上白天都是这么堵。

记者:那高峰期的时候会更堵了?

市民邓先生:高峰期更堵得严重,一直堵到凌晨。

那究竟这条“断头路”会给过往的司机带来多大的不便,记者在高峰期进行了体验,要绕过这条“断头路”,记者用了近40分钟。

“断头路”给贵阳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贵阳市120急救中心驾驶救护车11年的司机魏书华深有感触:“碰到了,我们就要绕路,给病人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不通,我们绕路,要给家属协商,沟通好。肯定着急,人家既然打救护车,就是希望你速度快一点,路通可以给病人节约时间。”

去年10月,贵阳市就开始进行交通拥堵的调研,当年12月,在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通“断头路”,构建快速主干道、次干道和街巷道适配合理的交通网络,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全市共梳理出145条“断头路”,总里程230公里。

但要彻底打通“断头路”,还面临着三大难题。第一,征地拆迁工作难,“断头路”大部分在一些房屋密集的地方,需要做大量的群众工作;第二,资金筹措难,财政支出压力很大;第三,有些“断头路”占用基本农田、林地,办理手续面临困难。

就在袁周代表提出“断头路”问题的第二天,1月21日在贵阳市代表团的分组会议上,省人大代表、贵阳市副市长林刚对此进行了回应:“城市交通治理中的‘断头路’,去年我们修通了6条‘断头路’,还不够。今年我们计划修通22条‘断头路’,到目前为止启动了20条‘断头路’建设,还有两条没动工,南明区和云岩区各有一条。我们想在春节以后启动,今年保证22条‘断头路’尽早建成通车。”

今年的22条“断头路”改造刚刚启动,记者采访的南明区二戈寨立交桥的这截“断头路”就属于其中之一,该路目前已经开始动工,北匝道的建设正在进行,预计今年4月份打通。

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贵阳市的“断头路”问题?记者为此又采访了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童祖强,他表示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第一,梳理出来,纳入建设规划;第二,以前已经确定的路网规划,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实施的,纳入项目规划;第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建设完成的,要下大力气打通。”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