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着眼城市大发展 提升人民小幸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12 17:0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12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街边的公园现在搞得不错啊,里面有水有假山还有亭子,感觉很文雅,我们晚上散步到这里多了一份闲适。”1月11日晚,在淮滨县龙泉路锦复园前来散步的退休老人王正学说起了对城市变化的感受。

近年来,信阳市淮滨县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按照“全域规划、多规合一、优化布局、生态优先、彰显文化”的编制理念,围绕“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定位,积极治理人居环境,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等称号。

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在淮滨县楚相大道和龙泉路旁,记者见到道路维修工人正在积极进行道路改造,路旁围挡悉数拆除,并按照“花园城市”定位,打造街边、街角小游园,给市民一个美丽的居住环境。

城市规划合理有序,淮滨县一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落实”的原则,“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发展理念,统筹宜业与宜居、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关系,编制完成了《淮滨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对老城区、新城西区、县城北片区九条路、滨水地段等重点区域进行专项设计,精准定位区域布局和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特色日渐显著,由于淮滨县地处淮河中上游,一直以来该县坚持以“以水为脉、以文为魂,让淮河文化强盛淮滨”的规划理念,将“千里淮河在淮滨,一日走遍千里淮河”作为核心打造了淮河文化主题园区,谋划实施了水系连通工程,把金河、银河、金湾湖、天镜湖、西湖、东湖连为一体,以生态修复优化为核心,以市民健康生活为目的,全力打造具有浓郁淮滨气息的生态湿地绿廊,构建“水绿成网”的生态格局。

“现在的淮滨和以前的淮滨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作为一个老淮滨人,淮滨的城市面貌是变得越来越好,在这里生活幸福感也是日益提升,我希望未来我们县能够越来越好。”市民程勇向记者述说到。

该县住建局党组书记杨树峰表示,“一直以来我县坚持以人为主体,抢抓“一带一路”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战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使我县从传统的农业大县逐步成为开放的临港强县,实现了为城市的未来积蓄动能、为市民实现长远幸福而不懈奋斗。”

(章华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