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长沙将建成5座高铁站、规划17条轨道交通

12月27日上午,长沙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召开《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以下简称《总规》)新闻通气会。

2035年,长沙将建成5座高铁站、规划17条轨道交通

来源: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 2021-12-28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12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可 通讯员 程玮)12月27日上午,长沙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召开《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以下简称《总规》)新闻通气会。据《总规》,到2035年,长沙将拥有长沙南站、高铁西站、机场站、浏阳高铁站、宁乡高铁站等5座高铁站,规划轨道线路17条。

此次《总规》公示内容涵盖战略引领、区域协调、生态优先、三个高地、便捷畅达、城乡统筹、风貌塑造、以人为本、强化实施9个方面,整体展示了长沙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城市发展愿景、城市职能,是长沙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次规划范围为长沙市行政辖区,面积11816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长株潭多轨融合规划示意图。)

预计2035年常住人口预计达1550万人

战略引领版块,《总规》指出,到2035年,长沙常住人口规模预测达1550万人左右,服务人口规模预测将达1900万人左右。区域协调版块,《总规》提出,在省会担当方面,长沙将引领构建全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大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带动“3+5”城市群发展。同时,引领长株潭一体化,加快共建绿心融城示范区,加强共建“百里画廊、湘江客厅”。

生态优先版块,聚焦彰显长沙山水颜值和人文气质,反映保护绿水青山、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活力和魅力,促进山水洲城和谐共融的规划目标和举措。《总规》明确,维护蓝绿空间生态系统,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一环六楔”的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调以重大交通枢纽和轨道交通为引领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基于城区十大组团发展框架,构建“一江两岸、一核多心”的中心体系。

2035年将建成5座高铁站、规划17条轨道交通线路

便捷畅达版块中,《总规》明确,强化“交通引领”门户功能,构建支撑长沙对外辐射与内部联动的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提升辐射能力,构建“一环多射、四主多辅”高铁网络枢纽体系,预留超级高铁枢纽和廊道条件;增强多式联运,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高铁快运中心,推动湘江航道升级,构建高效公路运输网络。

具体而言,2035年长沙将建成包括长沙南站、高铁西站、机场站、浏阳高铁站、宁乡高铁站在内的5座高铁站,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延伸,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的“高效、智慧、低碳、共享”绿色交通体系。将实现城镇发展重点地区轨道交通全覆盖,规划轨道交通线路17条,约800公里。

即日起公示,市民可通过邮件、信件发送建议

即日起,《总规》将在在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长沙自然资源和规划”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市民可在2022年1月25日前通过邮寄信件、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供建议。邮寄地址:长沙市人民政府第二办公楼9楼,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916室;电子邮箱:cssgtkjztgh@163.com(请在信封封面或邮件标题上标注“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12月28日起,《总规》公示版专题展览将在长沙规划展示馆进行为期半年的展出,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观展,为长沙未来规划献计献策。

(周可)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